修复“心门”+卸掉“盔甲” 小伙心脏终获自由(心脏小张心包心门手术)

经诊疗,小张被诊断为“缩窄性心包炎”“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要恢复心脏的正常运动

不仅要剥掉增厚的心包还要对“无法关闭的门”进行修复。

在正常的心脏的表面,有一层薄膜包裹住心脏,它是心脏的“保护膜”,称为“心包”。

修复“心门”+卸掉“盔甲” 小伙心脏终获自由(心脏小张心包心门手术)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当它出现了增厚、粘连甚至钙化时,原本柔软的“保护膜”就变成了“铠甲”,束缚了心脏的跳动,从而导致心功能减退、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等。

在我们的左心房,有扇通往左心室的“门”,叫做二尖瓣。
二尖瓣是一个“单向活门”,它的正常开放和关闭保证了血液循环由心房流向心室,再由心室流向体循环。
凡是可以导致“门”破坏、“门框”扩大或“房子”破损的疾病都可以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

小张因为多年的『心包缩窄』导致心脏严重变形二尖瓣出现了严重的关闭不全。

对于小张来说,需要在“关门”的同时去掉“铠甲”,外科手术是当下最佳的治疗方式,但手术难度系数较大。
小张住院后积极配合治疗,排出了身体里多余的近30斤“水”,心功能调整到相对满意的程度。
经过一个月的术前准备,终于在近日进行了手术。

手术第一步是开胸。
因为是再次心脏手术,开胸变得异常困难,如果不小心开破心脏,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步是去掉“铠甲”。
即剥离病变增厚的心包,剥心包非常考验耐心,心包下面与心脏紧密粘连,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损伤心脏引起大出血。

第三步则是“关好”心门。
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换门”(二尖瓣置换术),另一个就是“修门”(二尖瓣成形术)。
考虑到小张未来的生活质量,决定为小张进行“二尖瓣成形术”,将小张自身的病变瓣膜加以修复,使之恢复近似于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成功的修“门”相较于换“门”将获得更好的远期效果。

最后一步则是止血关胸。
因为手术创面较大,又加上体外循环,止血也变得相对困难。

这整个的手术过程对外科医生手术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任何一步出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手术失败。

术后,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医护团队给小张制定了详细周全的围术期治疗方案,启用了加速康复外科(ERAS)干预,介入了多种形式的康复干预,加速康复周期,提高预后。

最终,在心脏大血管外科、ICU、麻醉科、康复科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小张手术顺利实施,术后顺利康复出院。

消息来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