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一周一注,今天我们开始讲场地作图的第二题:场地剖面,
在正式开讲之前,我们先来认识2个人: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
她们联合成立了一个事务所:SANNA,这个事务所也是第32界普利兹克奖得主,知乎上有一个在SANNA实习过的学生写的他对这个事务所的感受:妹岛与西泽两人大概每周会去到事务所三到四次,去的时候,员工们像蚂蚁搬家一样搬着几十个模型轮流走过他们二人面前,突然某个时候他们二人同时伸出手一指,“恩,这个不错”,然后员工们就会迅速收走模型,马上抬出下一个项目的几十个模型。每个项目从最初体量方案到最终的家具布置,前后大约要经历1000个模型左右。看着象垃圾堆一样的事务所照片,就知道此言不虚。那这究竟说明了什么?

这大概只说明了一点:建筑是三维的,当然对建筑的构思也必须用三维手段来进行。其实场地也不例外,我们之所以要用三维的方式对场地作图题进行说明,也是想告诉大家,头脑中要时刻有对场地的三维的想象,比如可见范围就是一个三维的块,立体思维是建筑师的基本功。
场地作图之所以考剖面,就是要从另一个维度来划定建筑的最大可建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布置。
我们来看场地剖面的试卷结构,它分为五部分:题目条件、任务要求、选择题、建筑剖面示意图及场地剖面图。
①题目要求也是给明了退线、日照及防火要求,跟场地分析差不多;
②任务要求是在场地剖面图上画出建筑的最大的可建规模。
③选择题:可以算是答案的文字表达。
④建筑剖面示意图:一般给出两栋建筑的剖面示意,层数是可变化的。
⑤场地剖面图:将用地南北的建筑状况、道路及地形剖面表达出来。
场地剖面的算法基本上分为两步,先求出剖面最大可建范围,然后在此基础上布置建筑剖面,其实第一步跟场地分析类似,都是图形减法,只不过是在剖面的维度上进行。
2017年考题的剖面最大可建范围,是由40米的限高、南北侧日照影响线及建筑退线所限定的。
在其内部进行建筑剖面布置,满足日照、防火要求并达到最大的规模。
将答案以剖面和选择题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保持一致,这道题就做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