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于婷
为了变美寻求医美帮助,却不料遇到消费陷阱怎么办?商铺过了保修期,开发商是否还需要承担维修责任?3月11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四川省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消专委”)在西南财经大学举办“2023年四川律师消费维权‘十佳论文’‘十佳案例’颁奖暨消费维权疑难问题辨析会”。在活动现场,获奖律师代表对消费维权相关案例进行了解读和分享,这些问题在活动上得到一一解答。
“本次活动增强了法学院与律师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法学生对于消费维权的了解。”在活动上,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汪蕾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学研究和教育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省律师协会秘书长付仲指出,律师要找准消费领域服务定位,保障消费维权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同时希望未来律师协会和院校能够共同研究,出台消费者法律服务指南,为律师法律服务提供标杆和指引。
在活动上,省律协及西南财大法学院相关领导为获得“十佳论文”“十佳案例”的委员颁发奖状和奖牌,获奖代表曾钰超、余帆分享获奖论文和案例。四川益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薇就汽车消费领域的案例进行分享。
随后,消专委委员与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学生组成正、反方就“知假买假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展开辩论。西南财经大学教师尹亚军以《知假买假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标准》为题进行分享。
【如果您有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