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霞是新疆库车市新城街道天福社区党支部书记,是一名有十多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她也是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她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据了解,天福社区辖区人员密集、流动人口多、社情复杂,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她凭借18年在社区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动员社区干部、联户轮值长、辖区离退休党员干部和居民等,成立一支160余名的志愿服务队,开展走访排查、值班防守、上报数据、人员隔离、体温测量、卫生消毒、宣传教育、服务保障、人员劝导等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从1月23日起,她带领志愿者们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小区院落和居民家中,按网格、地毯式摸底排查辖区内湖北武汉来疆返疆、密切接触等其他疫情区来库车和途径库车人员,逐一登记备案,摸清其基础信息、旅居史及接触史等信息,建立完善“一人一档”。为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对各居民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门口配备1名社区党组织干部和4名保安,严格执行24小时轮班值守、排查、登记、体温检测、车辆消毒和防疫宣传等工作,劝导居民不得随意进出小区,严防死守“出入关”。

她每天与志愿者们拿着消毒设备,对小区楼道、电梯、出入口、公共场所、垃圾箱等进行喷洒消毒,让潜在的病源传染隐患灭杀在防控之下,切实遏制疫情蔓延和扩散。
“杨书记,你天天不回家,家人没有意见么?”面对同事的玩笑,她只是笑着回答了一句“没事,他们一定理解我的付出”,殊不知她内心的愧疚。自大年二十九到如今,已连续工作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一天24小时坚守岗位,衣服馊了也不敢回家换衣服,饿了就啃干馕,渴了就喝口水,累了就趴一会。
为保障环境卫生和生活垃圾的回收,她在各居民小区定点设置有明显标识的垃圾桶,每天下午与志愿者们身穿防护服,挨家挨户收集、分类、回收垃圾,并利用大小喇叭、音响大力宣传、引导和提醒居民做好口罩等医疗防护和生活垃圾分类,标注垃圾类型。确保垃圾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定人管理、定车运输,杜绝二次感染。
家住库车市公务员小区30号楼2单元302室的86岁老人蔡桂英,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半身瘫痪等疾病, 2月16日,老人突感头晕、小腿浮肿、呼吸急促等症状,得知消息的杨玲霞,立即联系救护车,将老人送到市人民医院,经过及时救治,老人病情得到有效缓解,主治医生说到:“幸好挽救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在急诊室门口,他儿子紧紧握着杨玲霞的手,“谢谢你,杨书记”她谦逊的说“是我应该做的,好好照料你母亲,有事给我打电话”。
为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市民正常生活不受影响,她统筹各类资源,在居民小区设置5个物资配送点,跟志愿者们一起开展为民服务工作,通过居民“点单”,志愿服务队“接单”,配送生活用品到家,并代办缴纳电费、水费、天然气费、社保费用等服务,确保居民正常生活。
伊米热•艾力是第十小学四年级学生,居住在欧洲世纪花园11号楼3单元504室,父母离异,且常年在外打工,跟年仅62岁的奶奶居住在一起,无生活来源,紧靠低保金维持生计,在疫情防控期间,杨玲霞自掏腰包,定期向他们送去大米、面粉、食用油、肉类、蔬菜等生活用品和作业本、铅笔等学习用品,一有时间去他家为孩子辅导功课,伊米热•艾力亲切的称她为“妈妈”。
杨玲霞,作为抗疫战线上平凡的一员,带领社区干部和广大志愿者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坚守岗位,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坚决隔离病毒的“传染源”,阻断疫情“传播链”,筑牢社区疫情防线,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以实际行动全力保障广大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一抹鲜亮的“志愿红”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龚喜杰、 胥明明)(中国日报新疆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