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PK!深圳各区低空经济全速竞飞(低空经济无人机产业场景)

正孕育一个万亿规模的产业

低空经济,这个一头牵着制造业,一头连着数字经济和新消费业态,蕴藏着推动产业升级、激发新消费潜能的新兴产业,成为“黄金新赛道”。
在这场竞赛中,深圳全速抢滩市场;各区协同发力,比翼齐飞。

在罗湖区南湖街道某高层楼宇,“空中网格员”接到指令后,3分钟左右即可抵达现场,以直播巡查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为指挥研判提供支撑。
深圳特区报 赖犁 摄

硬核PK!深圳各区低空经济全速竞飞(低空经济无人机产业场景)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1

全力打造全球领先低空经济之城

南山的公园里开通无人机配送外卖航线,下单10分钟后就可享受美食;龙岗区的企业峰飞航空科技,成功完成跨海跨城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航线演示飞行,只需20分钟就可以从深圳打“飞的”到珠海;全国首个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城市空中交通运营中心在宝安启用,市民和游客可打“飞的”俯瞰深圳……

深圳正加速布局全球领先的“天空之城”,抢跑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
作为“无人机之都”,深圳在短途运输、跨境飞行、城市配送、城市治理等领域市场需求旺盛,发展低空经济有着明显优势。
去年以来,我市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出新,产业链集聚效应明显,预计到2025年,深圳低空经济产值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目前,深圳已聚集起1500多家相关企业,其中包括大疆创新、道通航空等无人机研发制造企业,以及美团无人机、高巨创新、中信海直、丰翼科技、东部通航等低空应用企业。
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统计,去年深圳载货无人机飞行量突破60万架次,飞行规模在全国领先。

深圳竞逐低空经济赛道有基础、有条件,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低空经济产业链。
以低空制造为例,产业链涵盖了芯片、复合材料、连接器、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在这些细分类目,深圳产业链完备。

着眼当前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圳正加快建设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项目,着力构建支撑低空经济的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四张网”,组建智慧空中交通运行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并出台实施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从基础设施、飞行服务、产业应用、技术创新、安全管理等方面为低空经济腾飞铺平了法治跑道。

02

各区涌现低空经济

“新场景”“新业态”

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市里有部署,各区有行动,纷纷抢占发展“制高点”。

龙岗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飞谷”,在低空经济产业链聚集了上下游企业120余家,已初步具备“适飞全空域覆盖,产业全链条布局,配套全体系建设,企服全过程保障,应用全方位拓展”的低空产业发展优势。

大运无人机产业园

坪山聚焦助力深圳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的集群发展,打造“低空飞行产业集聚协同平台”,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实现低空飞行领域内的资源整合、企业服务与孵化以及商业化示范应用。

南山作为深圳低空经济的核心区与示范区,已形成了完整的消费级无人机产业链,并启动湾区首条跨海低空物流商业化航线,开通4条空中血液运输航线、7条即时配送航线、18条空中交通常态化飞行航线。

宝安已形成“一个专项规划、一个实施方案、一个支持政策、N个应用场景”的宝安区低空经济工作体系,并发布《深圳市宝安区关于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10条具体措施,最高补贴3000万元,加快建设全国领先的低空经济发展标杆城区。

福田在低空产业软硬件资源、融合发展和场景应用方面多维布局。
全区已建成7500余个5G基站、3000多根智能杆和20座直升机起降平台,打造了全国首张1.4GHz低空经济通信专网,拥有国内唯一常态化运营的“湾区有福,见圳奇迹”城市低空游览航线。

罗湖聚焦“商旅文低空应用”,构建“场景+产业”双轮驱动的低空经济产业体系,打造低空经济商旅文创新应用发展区。

光明积极打造血液运输、医疗救援等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大鹏新区聚焦低空观光领域,已开通常态化运营的低空观光航线11条。

龙华坚持“场景为王”牵引产业发展,率先完成深圳北站片区超3000栋建筑模型精修,构建全域CIM底座,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数字基础,全面打造低空经济先导区。

今年,盐田落地全国首个专注于低空经济eVTOL细分领域的专业化产业园区——盐田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产业园。
据了解,该产业园将通过深化规划、创新体制、构建平台、完善功能、落实政策等措施,大力实施投资倍增计划和招商行动计划,充分发挥企业入驻、基本建设和应用场景搭建“一步到位”的园区优势,建设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低空经济eVTOL细分领域全产业链专精特新型产业园区。

……

百花齐放,低空经济“新场景”“新业态”在深圳各区竞相涌现,丰富的创新资源助力深圳低空经济产业向高而攀、向新而行。

03

加强各方协同助推产业腾飞

从“无人机之都”向“低空经济第一城”前进的路上,深圳有何优势、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讲席科学家、低空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李世鹏认为,深圳发展低空经济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深圳既有在科技进步的驱动下对应用场景的探索,也有无人机产业的支撑,更有政府一系列政策推动。
抢抓低空发展机遇,将带来一个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的超万亿级产业集群。

深圳市航空业协会秘书长谭超尘认为,在大湾区,深圳区位优势显著,还拥有丰富的海岸线资源,未来在跨水域、跨市区的飞行中,有丰富的应用场景。

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同样对深圳发展低空经济优势充满信心。
他谈到,深圳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制造企业,奠定了深圳发展低空经济的城市地位。
深圳扎实的科技基础以及健全的市场机制,也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等各方面的配合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数字战略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曹钟雄认为,依靠良好的产业基础与旺盛的市场需求,深圳将形成以政策为引领、需求为导向、创新为根本的产业发展新机制。
他进一步建议深圳增强政策供给、加强场景开放和新型创新载体建设,持续深化政产学研资合作,凝聚力量突破各项关键核心技术;同时,推动政府顶层设计与产业探索、企业发展相互融通、协同并进,让相关政策真正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委员建言:

定标准给场景让低空经济“乘势起飞”

:周元春

作为“天空之城”,深圳低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如何抓住风口在这一新赛道上“乘势起飞”?7月18日,在市政协与宝安区政协联动视察调研中,政协委员们建议要定标准、给场景,助力深圳低空经济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无人机电池上楼问题亟待定标准

在丰翼无人机运营中心,委员们了解到,作为隶属于顺丰集团的无人机物流业头部企业,截至2024年4月底,该中心累计在全国开通321条航线,运输货物近341万件,飞行总里程470余万公里,可绕地球118圈。

但该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无人机物流基础建设基本靠企业完成,尤其是部分设施建设缺乏标准。
如无人机飞行需要更换电池,而许多起降点位于建筑天台,根据现有政策,无人机充电电池能否上楼、能否于起降点充电等均无法找到相关的标准、依据。

宝安区政协委员、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副总编辑郑礼军表示,随着新场景的开放,政策法规、规范标准应适时进行补充完善。
相关安全评估问题,应尽快进行探讨和论证,给出明确的标准。

在完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宝安区政协常委、深圳市顺恒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庞文超建议,要修好“天路”,筑成“天网”,护航“天车”飞行。
“要加快建设各类传感器,定位导航通信监控基站等相关设施,优化低空的通信网络,实现设施的互联、信息互通,提升空域的动态管理能力,实现空域的全方位管控。

宝安区政协常委、深圳市金星伟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庆荣表示,要合理规划和建设更多通用机场、直升机起降点以及配套的维护、充电设施等,优化低空航线网络,提高空域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为低空飞行器的运行提供便利。

落地低空产业基金开放应用场景

调研中,委员们发现,对于企业而言,基建、研发等投入较大,而目前业务仍处于拓展期,企业预期盈利时间较漫长。

马庆荣建议,政府应制定完善专门的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加大对低空经济产业的扶持力度,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激励企业积极投入。

宝安区政协主席姚刚则建议,应加大低空产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市低空产业基金尽快落地,同时加大对上下游产业、企业,特别是初创型优质项目及企业投融资的支持。

市政协委员、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高锦民表示,应该在政策方面放开,实现更好市场化。
只有让大量的用户用起来,把成本降下来,低空经济才能真正产生经济效应。

强化智能化精细化监管

安全问题也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宝安区政协委员、深圳市汇景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樊景润认为,要强化空中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一方面要积极维护空域秩序,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违规的飞行活动,解决“看不见、叫不到、管不住”的空中监管难题,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的控制监管。

庞文超也提出,要由近到远、由轻到重循序渐进推进低空经济试点项目。
建议以无人机载货、航拍等低风险项目为起点,科学有序地推行试点项目,再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原标题:《硬核PK!
深圳各区低空经济全速竞飞》

阅读原文

来源:深圳发布

(本文来自澎湃,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APP)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