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进公厕就得捏着鼻子,不到不得已谁也不想进去。现在的新公厕外面好看,里面好用,外地来玩的游客都夸咱们的厕所条件好呢。”公共卫生间管理员付得宝说,“厕所自动冲水,洗手台有自动水龙头,有过来使用厕所的人看着卫生搞好了,也都很自觉地注意保持,大家文明素质都提高了。”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近年来,青州市以提升城市品质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出发点,深入推进“厕所革命”。
在黄楼街道东坝村的公园内,新建成的轻钢装配式公共卫生间格外显眼。公厕造型美观、简约环保,内部装饰干净整洁,管道还加装了伴热带,即使是在冬天也能正常使用。此外,施工方还贴心地在第三卫生间安装了扶手和紧急按钮,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使用。新型公共卫生间的设立,不仅提升了村庄颜值,更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

农村厕所改造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性工程。青州市从小处着眼,从群众需求入手,开展厕改“攻坚行动”,建成农村公厕141座,实现了300户以上自然村农村公厕全覆盖,并构建完善了厕改后续管护长效机制。
“我们为每座公厕配备了1名专职保洁员,上岗前统一组织岗前培训,同时设立了农村公厕专项资金,用于保洁员工资支出和公厕设施设备维护,并将农村公厕纳入后续管护范围,每半年组织一次粪渣、粪液集中清运和化粪池清洗,切实做到建好、管好、用好。”青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科科长张新丽说。
从城市到农村,“厕所革命”使小厕所发生了大巨变,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进高柳镇西水渠村村民赵广芳的家,卫生间的大变样让她赞不绝口:“以前的旱厕太脏、太臭,现在改成标准化厕所,按下水箱一冲,干干净净,厨房和卫生间的污水还能排到污水池里。”
赵广芳家中的卫生间,采用的便是高柳镇试点创新的“旱厕改造+污水处理”合二为一模式,通过增加第四格污水收集池与改厕前端安装油水分离器,将污水直接引入第四格,以压水机、污水泵同便器相连,直接从第四格抽取生活污水冲厕所,不仅杜绝了污水横流、乱排现象,而且减少了净水的使用。“我们镇上还出钱每年为群众免费抽粪两次,将集中收集的粪液中转处理后与大棚秸秆混合,利用好氧发酵罐转化为有机肥,实现变废为宝。”高柳镇党委书记侯佃一告诉,“从旱厕变成水冲厕,村民们的卫生意识也跟着大幅提升,不仅主动改造了自家房屋,还在院子里种上了花草和景观树,房前屋后的绿化也越来越好了。”
据了解,在原上报2020年户厕改造任务12500户的基础上,青州市在进行“应改尽改”全面排查后,确定了全市改厕任务5.0347万户,并积极筹措资金9000余万元支持农村改厕,截至目前已改造完成2.9232万户,完成率达233.86%。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石如宽 通讯员 孙楠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