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捷克斯洛伐克援建的北京电影洗印厂曾为全国行业的老大(洗印援建电影画报曾为)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电影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到1959年,全国电影工作者已达6万人,新的电影制片厂在这一时期不断出现,这里我们要讲述的是1958年9月建成的北京电影洗印厂。
当年,这个电影洗印厂是由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政府帮助设计并指导完成的,因此,它是中捷友谊的结晶。
工厂投产后,能加工多种类型的影片,曾经成为全国影片生产老大。
此组图片拍摄于1959年。
(组图摄影 张吉年/人民画报)

电影洗印厂十分重视从废的定影液中回收银。
当时,他们主要采用了离子沉淀法、电解法、金属置换法、药物还原法等多种回收方法。
这是工作人员在利用电解机从废的定影液里提炼白银。

在洗印厂中央显影大厅里,彩色印片或黑白印片送入洗片机后,会自动的顺序进行显影、定影、水洗、烤干,成品质量很高,每年这里可以洗印影片6000万公尺。

这是洗印厂里,捷克斯洛伐克专家、布拉格电影洗印厂总工程师克连博士(右)正在同我国技师施祖德(左)和技术员谢荷蓉一起,研究彩色影片的洗印问题。

当年,由捷克斯洛伐克帮助援建的北京电影洗印厂是一座自动化的洗印厂。
它密封式的建筑里,有着完善的通风、供热、供冷、采光、防音等特殊设备。
(图片来源:人民画报中国专题图库)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