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县三圣寺仅存一座金代大殿位于政府后院没法参观

这座三圣寺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但据说原名“净土院”,唐贞观五年(631)改名“三圣寺”,俗称“西寺”。
另外在《平定州志》《建制志·坛庙》中记载,“三圣寺在县西南隅,宋治平元年(1064)建,明洪武间置僧会司”。
由此可以看出三圣寺的历史已经很久远。

至于这座仅存的正殿,在前些年曾作为乡政府礼堂使用,得以免遭拆除命运。
正殿建于金代,但斗栱铺作保留宋代风格。
明朝时期曾对部分梁架、柱子进行维修更换。
后来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也曾进行重修。

盂县三圣寺仅存一座金代大殿位于政府后院没法参观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座正殿东西长22.3米,南北宽21.8米,占地面积约486.14平方米。
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八椽,通檐用四柱,单檐悬山顶,灰瓦屋面琉璃瓦剪边。
梁架为前后乳栿对四椽栿通檐用四柱,脊部使用双叉手,上金部使用双托脚。
为了扩大殿身内槽的礼佛空间,正殿平面布局在后槽采用了移柱和减柱两种做法,是金代建筑的典型特征。

在三圣寺被拆除的钟楼上,还曾经悬挂着一座大铁钟,是北宋宣和六年(1124)遗物,因其文物价值,被定为山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来铁钟被移到了北关大王庙,现在则藏于盂县藏山风景区内。
(晋174,第八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23.05.31)

本页图片、文字、视频为“乌何有之乡大树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搬运或他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