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20年11月20日这一天,凌晨5点多,我和妻起身洗漱后煮了点面条,饭后给女儿留了一碗温在锅里,开启了一次山东寻医问药之路。
6点许在家附近公交站台等到了去睢宁东站的早班车,到站后为了省几块钱,先在手机巴士管家网站平台花了5块9买了4张共计11元的优惠券,一次用其中1张3块红包花了47元买了50元去山东临沂的车票,算下来等于多花了8元。为了赶时间省事,妻让第二张票去窗口买。6点50分班车准点发车,一路车上连在站外带的乘客只有12位。
行至山东境内,在一加油站边上车熄火人上卫生间,期间,司机师傅大倒苦水,称包车老板欠他万把块工资,只好从车费里抵扣,照这样下去老板亏损不知道能撑到哪天。山东兰陵段道路颠波不堪,与平整的江苏境内公路简直天壤之别,虽然路况差造成车多拥挤,一辆拦车查车的警车竟还鸣笛加速追赶一辆货车。真不知道当地政府官员每天都在忙些什么。

中午11点许,客车终于到达临沂汽车公交总站,正常驾车2个半小时200多公里路程用了近5个小时。下车买了2张64元12点20分去蒙阴县的车票,在等车20分钟时间里匆忙在站内商店买了10元的一袋10个小面包。到了蒙阴县车站2点左右,下车步行时即看到1辆去坦埠方向空公交车,但招手没停,听一位公车司机指点去长途车停车场隔壁等乡镇公交车。等车时我和妻多亏了小面包和随身带的零食保温杯水充饥。蒙阴跑乡镇线路的公交车发车间隔时间在10到20分钟左右,一直等到3点多,到坦埠的公交车终于到了,和其它车次一样,倒车到悬挂站名下方停稳,等人上车随即发车。今天是周末乘车的学生较多,虽然车子有点破旧但一点没影响司机师傅熟练操作,一路走走停停,车子竟然塞满了人。
因为对坦埠人生地不熟,路上妻几次交待司机师傅到地方提醒下,虽然听不清当地方言,但感觉司机和旁边乘客都很耐心友好。下午3点多公交车到了坦埠地界,交了30元车费下车,在路人指引下步行二里多地到达了此行目的地~蒙阴坦埠天济国医医院。
在医院挂号窗口,和网传差不多,本没人看病,花了15块钱挂了个54号,给了一本病例和就诊卡。到医生办公室,助理讲主治医生半小时前有事已回县城了,让明天再来。到挂号处咨询,挂号的那位女同志退了10块钱,让明天再早点来挂。因听她说第二天人多有人5点半就来排队了,我讲号不退了,明天省事,女同志听了又给挂了一张55号。这就意味着今晚要借此宝地踏实住一晚了。
找到医院最近的一家健康宾馆,感觉像领导的老板带着看了5号标间,感觉房间不小条件还行,问老板多少钱,老板一口价80,妻说60行吧,也不想开空调。老板说不行,然后我说70他就同意了。私下里妻还抱怨说多给了,乡下旅馆偏僻根本不值这个钱。
到房间里,妻说被子太薄,让老板给多抱了一床被褥过来,又觉得不太干净。我看到隔壁6号房灯亮着还贴了喜字,有1张床宽点,找老板想调一下,听老板说调80块只好作罢。回到房间,打开空调,用电热壶烧了水烫了下马桶和拖鞋准备冲澡,没想到挂在墙上的小电热水器开关竟然没开,只好边开边冲,水不热也只能凑合了。冲好澡后带妻去外面吃饭已6点多了。此刻天色已黑,一路顺路边灯光找到一家饺子店,进店看到炭炉烧得通红,暖和多了。一对婆媳正在包着饺子,问有没米饭说只有饺子,妻说就吃饺子吧,我说那来两碗。之后店内陆续来了两拔人。等到店内老板端上来一大盘饺子,妻问说15元饺子28个一盘太多了,吃不完就来一盘吧。一盘转给了旁边桌上一位就酒的老师傳。我拿了大蒜瓣沾着醋与妻两人分吃了一盘饺子,妻吃得不多,走的时候看有光滑的玉米煎饼问店家买了4张4块钱。回宾馆路上又找到一家超市花了15块买了1包乌江搾菜和零食面包。妻说看那饺子馅不知道什么肉做的不想吃,果不其然,回到房间我就感觉口渴喝了好几口水,烧的水碱大也不敢开口畅饮。
开了一夜27°空调,翻身时床铺也跟着唧唧响,感觉房间并不暖和。凌晨3点左右看到妻也没睡玩手机,便聊了几句刚在手机上看到的这家医院网上传言信息,大部份都说是骗人的负面信息,也有极少部份说看病有效的云云。之后我说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去排队挂号。
5点许,我起身简单洗漱后对妻说先去医院看看,你再睡会儿。凌晨的天色没亮还有点冷,打开手机电筒循着灯光迈过医院大门的13级台阶到了挂号大厅,没想到这里早已来了好几人在等。我点了下沿掛号窗口向外面对大门一字排的占位小马扎已有15个了,还好我是第16位,之后又来人,我便充当义工让他们在不阻碍通行的情况下拐个弯沿墙向后依次排开。我问这些小马扎出处,一位紧裹着头巾和棉衣的60来岁的微胖大姐说外面有卖的去买,我说我腰不好只能站不用买,后来才知道这位胖大姐原来就是卖号的黄牛早来占位的。
看到来这的病人和家属,我的心里百感交急,同病相怜,若是苍天有好生之德天下无灾无病一切该有多好。为了能缓解大家在这个冬季里等待的焦急和清冷气氛,我又充当起演说家来回走动地嘘寒问暖,调侃在网上看到的关于医院的相关传闻信息,以至于开始不太友善的那位胖大姐主动递给我一个马扎,让我坐或把丢在地上病历本放在马扎上排号。
看到排队的人越来越多,但没看到昨天开车来同住的来自天津的胖师傅,寻思人别睡着了,赶紧出院去宾馆敲他房间的门,开门是胖师傅还没睡醒的闺女,说他爸早就去了。天亮了见到在院门外蹓达的胖师傅,一打听才知道他是花了一百块钱找的那位胖大姐代占位排队了。
早上7点许,房间四处坐着躺着站着的人群突然骚动起来,加上突然拥来的人群都主动排起了长队,原来医院的人上班开始挂号了。等到我挂上号时被告知38号。正应了那位胖大姐之前的号前要加30左右的预言。
见到主诊的医院掌门老中医李恩惠院长,已是上午8点多钟,虽然本人穿着白大掛戴着口罩掩住口鼻主要部位,但看到整个人用气宇轩昂来形容毫不为过。据说这家医院就父子两位中医大夫诊疗看病,老中医每周二、四、六坐诊只把脉开方,不允许患者多言。儿子在对面办公室诊疗要9点多开始,可能人多原因,县城家里也有诊所。
上午八点多,阴晦的天空突然下起了雨雪,雪花还不小。回宾馆把吃过早点的妻一起打伞到医院候诊。当看到宾馆老板带着一女住客挂号直接穿过两边等候人群进了老中医办公室,妻子慌了责问我昨天怎不给宾馆老板说好。见到老板出来,我赶紧跟上他问能不能帮忙提前看下,在雨中宾馆老板停步称已带过两人不能办。见此情景,妻坚持再到宾馆找,我找到老板说人不住再付一晚房费,看能给帮帮忙,老板沉思下随手打了电话后说你们去医院吧,有人在那等。到了医院大门,果然有个人在台阶上面冲我们招手。见面后,那位好像姓李的师傅说宾馆老板是他领导,交待事必须办好,随即带我们重新挂号后,要80块钱辛苦费。当妻说住一晚房费才70,人不高兴了,讲别人都是一百,还想要一块钱病历本费,我只好给了一百对方找零20。然后他把病例转给在外摆摊的胖大姐交到了老中医办公室,给我们讲排在了18号。期间他还不断帮人挂号送诊,这才明白他们是真黄牛。当然之前挂的两个号20块钱也因此不给退白白浪费掉了。白送人一般人也不敢要。
11点了还没动静,在排队的妻给回宾馆准备退房的我发了信息说:托呢,前面进去好多人了还没到问怎回事。我找到那位李师傅,讲现在有不少整车从外地拉来优先预约看病加塞的,他也没办法,后指着在挂号处正交钱拿药的年青人讲他是17号都好了,我让再催下,担心赶不上回程车。
过了没多久,打电话问妻怎样了,妻说正在里面看了。为了不干扰我放心地挂了电话。妻从诊室出来后说医生只号脉给开了药,赶紧到窗口交费,一问药费2千多,我付完1千多现金妻又扫了微信付齐余款才拿到领药单子。快到中午了还没叫到领药,听到药房拿药的通知人们下午1点以后再来拿药,妻急了说拿药也排队让我再催下,我又找到李师傅,看到我们着急的样子,又帮打电话催了下,果然没多会儿里面喊名字就领到一大包中草药,我给拿药的护士讲路远再给套个大塑料袋也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提着一大包中草药在医院门口公路边,妻子经不住摆摊卖姜的劝买了5块钱的药引子老姜。12点20分左右,那位李师傅也来到身边帮着招呼到一辆到临沂的客车,途中交了70元的车费。
在车上我用手机查询了返程的车辆行程时段,临近汽车终点最后确定乘坐下午3点20分临沂到邳州的班车。随着客车到达临沂北站、总站等站点上下客,到达转乘目的地客运南站班车发车时间已所剩无几,当班车司机不断加速超车行驶途中,售票员大姐打了个电话与南站班车沟通等我们几分钟。一到南站附近道口等红绿灯时,司乘人员让我们快点下车赶去买票。下了车,我背着包提着药飞奔车站售票处,当我们气喘吁吁赶到车站,车站测温人员告诉我们不急,车还没到,妻说跑累死了,检票员说打过电话没事的,车子到3点半左右发车,随行的人说晚点了15分钟,我们心里大概也知道点内情。
一路上随着暮色降临,我无心透过车窗看风景,只听到身边乘客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车子开得怪快,这路怎么没人修,开车跟跳舞似的。
晚上6点左右,车抵达邳州新城客站,下雨不停。因已无睢宁的末班车,便在手机上叫了两次顺风车也没司机回应。只好冒雨出站转乘5路公交到宏通汽车站,在站台下车后因天黑竟走过站问了人又返回,雨越下越大,妻子打着伞,我抱着1大包草药,埋怨她打伞不照顾我也要把药照顾好,路上积雨,我的鞋也进了水湿了,赶到车站候车广告牌处避雨,看到一位小姑娘带着拉杆箱也在,问她说在等家人开车来接顿时好生羡慕。
妻归心似箭,拒绝了在此地住宿的要求,60多快钱顺风车又没人应,只好在手机上订了一口价147块零点的滴滴打车,果然重赏好使,这边刚订便有电话打来说没看到我们,其实司机就在站前不远处等车。司机师傅年龄应该和我们差不多,热情地给我们伞自已去打开车门。上车行驶在市区不久,见有堵车便及时调转车头改路线。因夜雨视线不佳和司机达成安全共视,就这样不紧不慢地在路上行驶。路上听着妻和司机的闲聊,欲闭目休息实在因为一天下来有些疲惫不堪。
晚8点多钟,出租车到达了灯火通明的睢宁县城,临近家门口下车,司机主动抹零只收了车费140。暖心之余忘了索要车票,只叮嘱司机一路顺风。
上楼到家,一个人在家的女儿高兴地开了门。喝着女儿熬的白米粥,就着在山东买的还没吃完的榨菜,感觉有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