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信号守护者(监测信号工区验收道岔)

陈谦工作照。
张欣超 摄

人间最美四月天,梅龙高铁新线建设如火如荼进行中。

连日的春雨,笼罩着蜿蜒的梅龙高铁线。
远眺而望,宛若巨龙横亘于崇山峻岭间,壮观不已。
暮色渐深,五华站在一片繁忙的机器轰鸣声中,安静了下来。

“云端”信号守护者(监测信号工区验收道岔)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2024年4月26日凌晨3时,一轮皓月透过窗轩轻洒在梅龙站锃亮的钢轨上,皎洁的月光和一盏盏耀眼的白炽灯交织在一起。
灯光下,惠州电务段监测工区工长陈谦穿行于机械室,带着工友一起校核着绝缘漏流、道岔表示、信号机采集线……此时,他正专注地拿着万用表,时不时拿出本子细心地记录着数值,唰唰的笔响声、继电器运作声,伴着万用表发出“嘀嘀嘀”声,划破着夜空的静谧。

当陈谦校核至外电网两路电流采集线时,万用表原本清脆的畅通音戛然而止,同时微机监测机采集数据发出为零的声光报警提示。
业务精湛的陈谦,当即与工友李炜进行交叉测量,万用表依然没有反应,“会不会是微机监测内部配线问题?”陈谦心里琢磨着。
他娴熟地敲着键盘,调出软件数据,敏锐地发现外电网监测数值空缺,熟悉陈谦的人都知道,问题绝不能过夜。

他连夜联系到监测厂家技术人员进行软件数据修改,通过远程控制端,增加相应监测参数,当看见精准的数值出现在屏幕上,流畅的曲线,宛如一串串安全的旋律,回荡在无垠的钢轨上。

天色渐晚,“很晚了,大家抓紧时间回去休息。
明天还有新的验收任务。
”算起年龄来,陈谦比大伙儿还小几个月,他却像兄长一样关心着身边的工友。

屏幕前,陈谦依然在专注地查看成百上千的曲线与数据,多年的朝夕相伴,李炜深知陈谦的工作习惯,大伙儿收工回去休息,作为工长的陈谦都会独自留下来,通过微机监测,浏览设备运行状态,心中才会踏实。
李炜泡了一杯热茶,搁在桌旁,轻轻掩好门,走了出去。

记不清多少个不眠之夜,在机械室度过,不知不觉中,天边就露出了鱼肚白。
在微机监测机前,陈谦——“云端”信号守护者,细心地浏览每条信息,不容任何安全隐患从眼前逃过,为信号设备保驾护航。
这就是陈谦在高铁新线验收最为平常的一天。

26岁的陈谦,这位2021年入路的小伙子,工龄虽不长,却已身经百战,他先后参与广汕、汕汕、梅龙等多条新线验收,琥市、松棚、汕尾等站站改,解决各种电源屏、监测、TDCS施工疑难杂症近200多条。
勤学苦练、全心钻研业务的他,如今已成长为一名监测工区工长。
他以勤奋、执着与实干,守护着万里铁道线,书写着青春的别样美丽。

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陈谦从“小白”蝶变为一名技术骨干。

象牙塔里的监测“发明家”

陈谦的老家在景色宜人的江西抚州。
这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小伙子,骨子里就有股不服输的倔强。
2016年9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景德镇陶瓷大学本科自动化专业,学生时代的他,就已对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泡在了实验室。

2020年6月,陈谦作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小组负责人,以人走断电、防止火灾发生为初衷,他结合信号监测原理,带领小组人员研发的多功能智能插座,获得了重点专利,为他今后走上信号监测岗位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青春在磨砺中闪光

大学毕业后,陈谦从江西来到了广东,走上了铁路工作岗位,成为了汕头信号集中修工区的一名信号工。

刚上班那段时间,陈谦跟着师傅许志超参加夜间“天窗”。
看着许师傅熟练地检修着道岔,令他惊叹不已。
当年,第一次学习调摩擦电流的情景,令他至今记忆犹新。

师傅利索地用手摇把转换着道岔,调整着螺丝卡槽,很快就调好标参。
轮到自己时,手都会发抖,怎么也调不到标准值。
他羞愧得红透了耳根,师傅手把手地教着他,动作虽笨拙,他却学得格外认真。
在师傅的指导下,他第一次顺利地调好道岔,看到了自身与师傅的差距。
“我一定要跟上师傅的脚步。
”陈谦暗自下着决心。

曾记得,自己初次拿起信号图纸,如看天书。
陈谦没有气馁 ,下决心要啃下这块专业硬骨头。

工作任务繁重,他就给自己加压,在车间练功房对着实物学习电路原理。
任何一个电路单元,他挨个儿不计其数地训练。
他常常通过不同的故障现象,不断地掌握与总结相应的故障处理技巧。

平日里,陈谦向师傅借来了专业书籍。
当年宿舍就在工区附近,为了熟记ZD6道岔电路图,他在宿舍的墙壁上贴满了信号图纸,直到自己能默写出来为止。
每次维修作业,他随身携带的笔记,写满了检修要领与心得,密集的字行里,镌刻着他的奋斗印记。
久而久之,陈谦成为了工区业务的行家里手,碰到棘手的问题,大伙儿都爱找他,他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好故障。

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学苦练的陈谦,在技术比武中脱颖而出。
2022年,他参加惠州电务段青工技能比武,获得理论第三名,2022年,他参加惠州电务段大学生技术比武,获得高铁组全能第三名、实作第二名。
纷沓而至的荣誉面前,陈谦未有丝毫骄傲,“成绩只属于过去,青春之路,宛如高铁上的列车,需不断地去迎接新挑战。
”在他的人生理念里,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皆是对生命的辜负。

千里求学取“真经”

高铁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更新如浪潮般涌来,自身也需不断地充电。
2023年2月5日,正值元宵节,万家团圆之际。
陈谦踏上了北上的高铁,开启了千里求学之旅。

到达北京后,陈谦分别来到北京固信康达铁路信号设备有限公司等厂家学习电源屏专业知识。
他争分夺秒地学习新技术,成为了最刻苦的学员。
来北京不久,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陈谦给厂家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只要遇到不懂的问题,他非得追着厂家人员问个明白才罢休。

曾记得一次沙尘暴中,为了不耽误学习,陈谦硬是顶着风暴来到了厂家,当厂家人员看着满身沙尘的“灰人”陈谦风雨无阻地来学习,深深地为他的那股钻劲感动着。

陈谦不仅勤奋,更是善于思考。
对模块原理,做到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在机柜面前,他按图纸仔细琢磨着线间走向、模块端子连接方式及其电路逻辑关系,并对着微机监测逐一核实数值。
有时学得入了迷,工友为他打来了盒饭,学到半夜,肚子唱起“空城计”,他才发现盒饭纹丝不动地放在桌面上。
陈谦凭借着这股韧劲,在不断的实践与积累中,业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2023年12月,陈谦被调至惠州监测工区担任工长,成为了惠州电务段监测专业的“领头雁”。

施工现场显身手

2024年,梅龙高铁新线验收拉开了帷幕。
陈谦主动请缨投入了施工验收现场。
本轮验收工作,采取监测与电源屏双重专业融合模式,一专多能的陈谦迎来了一轮新的挑战。

时间紧,任务重。
近期,加上广东连日的降雨,给监测验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气温变化,常会造成采集数值差异。
陈谦通过增加监测浏览频度,杜绝安全隐患。
星空下,陈谦这位“云端”信号守护者,通过远程控制端,细心地为信号设备听诊把脉。

验收工作来不得丝毫马虎。
陈谦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
他细心地捊着每根线,核实着微机监测数值,他总结出“一看二查三细”,能快速从远程终端发现故障隐患,精准找出故障点。

五华站验收时,陈谦接到调度电话,汕头北站信号机DJ继电器开关量状态与实际不符,他打开监测终端远程发现该站1413、1427、1467信号机2DJ开关量状态一直未吸起,由此判断接点状态采集器故障,通过远程指导工友更换接点状态采集模块后,设备恢复正常。

岁月悠悠,初心永恒,青春无悔,人生的每一步,陈谦走得坚定而踏实,平凡的岗位上,一缕缕奋斗之光,绽放着青春之美。

本文来自【人民铁道网】,仅代表作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