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多举措注入内生动能 助力残疾人在就业竞争中“飞起来”(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就业创业飞起)

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紧盯差距做文章,把残疾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重民生、补短板的重要抓手,逐步强化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有效拓展服务覆盖、加大开发公益岗位、多途径安置残疾人就业等措施,助力残疾人在就业竞争中“飞起来”,不断提升他们的获得感、满意度。
近5年来,全市共为3.8万余名残疾人免费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安置逾2万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根据残疾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累计为14.5万名残疾人提供就业或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服务。

摆脱贫困,就要让残疾人有一技之长。
为了架起残疾人的致富金桥,市残联每年拿出200多万元,开设了计算机基础、电子商务、盲人按摩、棒球缝制、电工、缝纫、餐饮等一系列的职业技能培训40余期,每年的培训人数都在千人以上。
选送200多名有培训需求的残疾人参加省就业中心、盲按中心、华夏中专等举办的汽车美容、平面设计、视频制作、手工制作、面点师等各类就业技能培训,争取省就业中心、盲按中心到曲靖开办竹编、小普罗编织、盲人按摩、电焊、电工等培训12期300余人,帮助一部分残疾人实现自食其力。

但有些残疾人因自身条件受限,常规的培训收效甚微。
通过调研走访和学习借鉴,大家觉得让残疾人学习电子商务是个办法,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就业。
2016年初,市里开办了第一期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并委托云南阿朴公司对有创业愿望的残疾人进行孵化指导。
到了2019年,全市就有200多名残疾人在淘宝上注册了店铺,60多名残疾人办理了电商营业执照。

云南曲靖:多举措注入内生动能 助力残疾人在就业竞争中“飞起来”(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就业创业飞起)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摆脱贫困,就要让残疾人有“头羊”引路。
曲靖市利用各种重大活动、重要场合、重点媒体加大对残疾人就业创业典型宣传,安排集中安置残疾人较多的企业和残疾人创业代表进行表彰交流,制作残疾人迎难而上专题宣传片在残代会期间播放,持续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形成热潮。
为把全市盲人按摩行业做大做强,市残联决定以罗平县盲人按摩机构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适度组织盲人按摩店抱团发展、打造亮点。
罗平因机而动,联合八家夫妻按摩店成立“善境堂”罗平康养中心,从方案制定到中心选址、配套装修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
牌子打出去了,知名度起来了,无数新老顾客慕名而来,为拓宽残疾人就业创业路子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培育扶持创业示范点、示范户上,曲靖也是舍得花本钱、下功夫,2015年以来就投入600多万元,先后建成6个省级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7个省级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点,扶持240户残疾人进行创业,帮助54家盲人按摩机构开展规范化建设,带动700多名残疾人就业。

强力带动之下,一批被省级以上表彰的个人典型应运而生,言语残疾人陆跃兵被农业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肢体残疾人胥加宽获得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项目二等奖,被人力资源部、国家发发委、科技部、团中央和中国残联联名表彰……

摆脱贫困,就要让残疾人能稳步前行。
实现就业很重要,稳定就业更重要。
残疾人就业不能“零敲碎打”,他们渴望更可靠的保障、更稳定的收入。
曲靖市通过“百企千人”就业创业行动,安置600多名残疾人稳定就业,带动千余名残疾人实现创业。
云南希陶绿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曲靖分公司结合实际工种需要和残疾人特点,先后招聘安置148名残疾人就业,占公司职工总人数52.9%,试用期合格后签订劳动合同书,按要求购买五险一金,每月按时发放工资,并通过不断的岗前培训、安全三级教育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尽量让他们人岗相宜、各展所长。
在全市每个乡(镇、街道)开发公益性岗位,每个乡镇残联设置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共安置412名残疾人就业。
借助“农家书屋”项目,引导残疾人参与到基层文化活动中来,全市共安置125名残疾人就业。
每年举办1至2场残疾人专场就业招聘会,帮助1700多名残疾人达成就业意向。

摆脱贫困,就要让残疾人有服务支撑。
市残联通过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和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活动,解决了“在乡(镇、街道)残联无残疾人专职委员”的难题,目前全市136个乡镇均配齐了残疾人工作专兼职干事,建成了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12个,围绕“有专(兼)职干部、有办公场所、有服务载体、有服务项目、有联系网络、有基础数据”等重点,形成了一个队伍庞大、组织规范的残疾人工作网络。
有效落实资金扶持、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残疾人就业保护政策措施,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援助,清除残疾人就业创业路上的障碍,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党的光辉、社会的关爱、他人的温暖。

浓绿万枝红相映,动人春色不嫌多。

如今,曲靖市残疾人沐浴着当空暖阳,用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拼出一片天地,绽放道道风景。

郭学文,创业开办郭氏蛋鸡养殖基地,孜孜以求27年,先后为100多人提供就业机会,当过县政协委员,被评为市级道德模范;雷明春,凭着骨子里的倔强劲,在村里建成了全县首家绿色农业科普兴农示范园,不但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还带动了周边12名残疾人共同致富;卢压珍,一名看似普通且老实憨厚的中年妇女,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带头发展剪纸技能,用双手和智慧剪出人生精彩;肖韬,敢做“吃螃蟹”的弄潮儿,遨游网海沉浮,创办电子商务公司,吸纳30多人就业,近一半是残疾人,一天能做上千单,月入3万余元……

在2019年召开的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陆跃兵作为残疾人自强模范代表,从曲靖赶赴北京接受表彰,并荣幸地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每当谈起这些,他总会情不自禁地说,“是党的好政策架起了我摆脱贫困的金桥,让我的致富梦想得到了放飞!

云南网通讯员 陈祖贤 陈淑华 摄影发布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