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花卉市场、花店、线上园艺店铺,都能看到食虫植物的身影。食虫植物家族非常庞杂,根据不同品种,可以作为桌面盆栽、花艺配材、组合盆栽及室内景观绿化墙面等,应用形式非常广泛。
食虫植物作为一种自养型植物,一般都具备引诱、捕捉、消化虫子的能力,从而获得营养物质,是不是很神奇?
对于家庭养护而言,常见的食虫植物包括猪笼草、捕蝇草、瓶子草等。

说起食虫植物,可能大部分人都会想到猪笼草,本号之前也发表过关于猪笼草的科普文章,它有区别于其他品种的捕虫囊,形状像个猪笼一样。
这是在今年上海国际花展上拍的照片,捕虫囊比手还要大,而且还有比这个更大的。
捕蝇草在市场上也有很多,它的叶子分为左右两半,能够像贝壳一样开与合,在黏住虫子的时候闭合,然后将虫子消化吸收。
瓶子草这个名字也很形象,它的叶子呈筒状,看起来像个瓶子一样,通过叶子来捕捉和消化蚂蚁、黄蜂等昆虫。
本文只是简单介绍了几类常见品种,食虫植物的种类真的太丰富了,下面详细介绍一种“互动性”较强的品种——捕蝇草。
为什么说捕蝇草互动性强呢,在市场上,在基地里,只要有这个品种的地方,都会有很多人去触碰它的补虫夹,就和碰含羞草是同一种心理,可能比对含羞草的好奇心更大。
捕蝇草也很适合家庭养护,大概可能也许还会帮你吃掉一些像蚊子一样的小虫子哦。
它的养护方法来围观一下吧。
首先要保持充足的水分,可以选择“泡盆”的方法进行浇水。
具体操作方法:盆底放一个有一定深度的碟子,长期保持有一厘米深度的水。水不足一厘米时要及时加水,注意水深不超过一厘米,这样既可以保持基质长期湿润,又不会烂根。
还要注意光照。捕蝇草原生环境树木稀少,所以比较喜欢强光照。在家庭养护中,建议将其放置在阳台有光处,夏季气温高时避免阳光直晒到叶片,冬天5℃以下要放回室内,其他季节均可大胆晒太阳,植株颜色才会保持红色,如果捕蝇草逐渐变绿,那就意味着光照不足。
家庭养护不需施肥。捕蝇草的营养主要来源于叶片,而不取于根部。如果在基质里施肥,会破坏捕蝇草的根部,或者导致叶片烧焦。基地生产时,为了让捕蝇草生长得更迅速,会施少量肥,但这需要良好的环境和光照来配合,才能避免发生肥料过多导致残留的问题。家庭养护时,常难以控制肥量,生产环境也不易调节,所以可以不施肥。
下面还有几个给捕蝇草“看病”的知识点,是食虫植物生产者提供的宝贵经验哦。
捕蝇草拿回家后,如果它的夹子没有反应,可能因为它正处于“晕车”状态,说明车里的环境不适合捕蝇草生长。此时需要放到家里阳台最光亮的地方,沐浴过足够的阳光后,便能恢复生机。
如果捕蝇草的夹子出现发黄、发黑的现象,属于正常的代谢表现,剪掉就可以,并尽快放到阳台最明亮的地方,给它晒太阳。
捕蝇草生长相对缓慢,拿回家后不用急着换盆,可以用原有的盆器再养一段时间,首要任务是把捕蝇草放到适宜的环境中,让它尽快恢复生机。
(本报郭馨怡撰稿,部分图片由小虫草堂提供,相关养护知识由菲朗园艺指导。)
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若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