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档家装综艺讲出了中国人对家的执念!(出了家装豆瓣综艺中国人对)

要说最好的家装综艺,相信不少人会提名《梦想改造家》。

2014年起,这档家装改造综艺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几季下来,《梦想改造家》不但口碑没有下滑,反而好评如潮、一路高歌。

这档家装综艺讲出了中国人对家的执念!(出了家装豆瓣综艺中国人对) 建筑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从第一季到第五季,豆瓣上的评分一直稳居9分以上。

今年8月中旬回归的第五季,更是拿下了9.4的高分,达到五季以来的巅峰。

优质综艺,自然有其精妙之处——《梦想改造家》虽然只是一档家装综艺,但真切讲出了“家”的含义。

家装是这个节目的主打和核心,设计和创意是节目的亮点。

正如节目推介语所说:“世界上漂亮的房子有千百种,但真正能给你安全感,让你即便在生活中被吊打、被伤害,依然能鼓起勇气面对未来的,才能被称为家。

第五季依然延续了前四季的制作模式,聚焦房子之下温暖的亲情与生活。

每栋需要改造的房子背后都有一个属于委托人和他们的“家”的故事。

接下来以第五季最具代表性的一期“英式老洋房世纪风雨飘摇”为例子,带大家走进这档节目。

节目一开始,通常是委托人一家生活的展示。

这次的家庭故事是两代人之间的互相体谅和关爱,相互之间的亲情共筑了一个温馨的家。

委托人的父亲许爸爸,出生在上海外滩石库门的一间百年英式老洋房里,66年来一直住在这个地方,从未离开。

许爸爸亲眼见证了沪上的岁月流逝和城市变化,他的日常就是穿梭在弄堂的烟火气息和外滩的繁华浪潮中。

对于许爸爸而言,弄堂已经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他留恋这里点点滴滴的过往。

这间历经三代的老洋房,更是承载着许爸爸一辈子的人生记忆。

无论是房子还是附近的生活环境,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变成许爸爸生命中的一部分。

然而儿子许达即将成家,这间老房就不够用了。

为了让儿子和准儿媳能够有足够的生活空间,许爸爸决定搬出去住,把房子让给下一代。

面对父亲做出的决定,儿子许达坚决表示:绝对不可以!

许达曾经在英国工作了十多年,后来派驻回国,工作也是在其他城市。

工作特殊,平常与父亲相聚时间本就不多。
母亲的辞世,也让许达领悟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切肤之痛。

他不想因为房子问题造成人生中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所以许达找到了节目组,希望通过对房子的重新规划和改造,留住父亲,留住家。

同时,许达也说出了他对于家的理解。

家里有人,那才是真正的家。
没有亲人,只能算是栖身的地方。
事业可以重新做,亲人没有了回不来的。

为了满足委托人许达的居住要求,节目请来了意大利的知名设计师安东尼,为许家人做了专业贴心的设计工作。

这并不是节目组第一次邀请外国设计师参与。
毕竟优秀的设计是不分国界的,甚至是以打破不同地域文化的方式,产生出新的火花。

安东尼和节目组请的其他设计师一样,不仅听取了委托人对房屋布局的硬性要求,还细致入微地观察了委托人一家的日常生活习惯。

因为委托人一家的生活方式,是和房子之间的互动,设计师要做的是尽自己的能力,让这种互动更加和谐。

于是安东尼决定将老洋房原本的内部布局拆除,按照使用功能重新规划房屋的总体样式,增加居住空间。

老洋房的基本走向是固定的,重新在布局上做一番大调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这并不能难倒安东尼,他精准地判断出是大门决定着房屋设计的后续走向,选择调整大门的位置,轻易化解了原本看似不可能办到的大难题。

在此基础上,安东尼将原本功能区混乱、空间闭塞的老洋房划分成“厨房、餐厅、卫生间”三个大的区域。

也彻底改造出了一个空间充足,各功能区明确,宽敞明亮的“新房”,满足了这家人对房子的硬性要求。

专业的设计之外,打动委托人一家和观众的是设计师对他们生活细节的关注。

他在尽自己所能,让这家人能够更好地生活。

安东尼仔细观察了老洋房的每一处角落,细心地发现房子除了功能区混乱之外,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空间的储物面积不够。

住房本身面积有限,再没有足够的空间用来收纳,就会进而压缩实际的使用空间,从而降低了房屋的使用率。

对此,安东尼在后续的房屋设计中,添置了大量不占据空间、高低错落的储柜墙设计。

整面橱柜墙,从餐厅一直延伸至客厅,不仅增加了大量的收纳空间,也为整个家增加了独特的艺术气息。

安东尼还很贴心地使用了按压式的柜门开启方式,避免了由于空间狭小而碰撞到门把手的问题。

不得不说,考虑极为细致。

此外,安东尼知道许爸爸对老房子有很深的情感,所以在对房子做软装时,安东尼保留了许爸爸的珍惜物件。

在和许爸爸的聊天中,安东尼记下了许爸爸对家中老钟的几句念叨。
于是他将老钟摆放在新装修后的家中。

既为整体的设计增添一份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理念,也让许爸爸保持着过去那些令他难忘的记忆。

好的设计不是全盘展现设计师的理念,而是满足和尊重需求者的居住方式。

因为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生活变得更好。

无疑,安东尼做到了这点。
许家两代人灿烂的笑脸也流露出对这次房屋改造的满意。

其实《梦想改造家》的所有设计师都是委托人愿望的守护者。

他们来节目并未出于炫技,而是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等待幸福的人圆梦。

比如节目的老朋友——挑战了许多格局古怪、面积闭塞房子的台湾设计师史南桥。

他为了能帮助广东的小蔡一家设计出一个宽敞舒适的厨房,居然在厨房中与主人家共同体验下厨——为的是找到厨房实际使用中会遇到的问题,做出更有用的设计。

他不仅聆听委托人一些具体的要求,还把各种细节用手机随时随地记录下来,作为自己设计的素材和依据。

节目的另一位老朋友日本设计师本间贵史,他的设计中则充满着温暖而贴心的人性关怀。

这一季中,本间贵史受邀为一位坚强而勇敢的母亲设计了一个充满爱的家,用设计帮助这位不易的母亲守护她的孩子。

本间贵史第一次来徐喜兰家,细心地注意到了尧华会不经意光着脚在家里走。

为了切实感受地板的温度,本间贵史脱下了自己的鞋子也踩在地板上。

本间贵史还注意到,徐喜兰为尧华换鞋子时是蹲下来的,而她本身腰不好,长时间下蹲会造成腰部的不适。

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玄关处为徐喜兰设计了可以调整高度的座椅,方便她为女儿换鞋。

交房的时候,徐喜兰为设计师所做的处处贴心到位的设计而多次落泪。
镜头前一直坚强带着笑脸的她,最后泣不成声。

本间贵史的设计中也寄托着徐喜兰母女对将来的生活更多的希望。

《梦想改造家》之所以能够超越同类家装改造节目,是因为它深入倾听了所有委托人对生活的看法,并且尊重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

在这里,中国人对“家”的理解融合进朴实老百姓的情感诉求里,传统出生活的美好。

每一期都仿佛市井深处的人间大戏。

如:孤寡老人的北方农村小屋;

二胎家庭的学区房改造;

西藏民居里的三代同堂;

跨越大江南北,寻遍每一位值得改造的家庭。

浓浓人情味的背后,是节目组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包容,也是主创们的用心和坚持。

每一次的改造,都是一次圆梦的过程,更是推动生活走向理想的样子。

节目是用梦想改造家,也是将家改造成梦想中的状态。

房子仅仅是建筑,有了居住的人,才让空间充满了“家”的味道;而有了温暖的家,才能在被生活重击时,仍然笑对人生——这大概也是普通人在琐碎生活中所能拥有的最真切的温柔。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毛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