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精致的盆栽,属于不久前正式开始运营的线上花店——“益+”公益花店,“益空间”就是这个花店的提货点之一。而这些盆栽的健康生长,离不开提货点的实践学员、来自黄浦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的两名培智学生对它们的悉心养护。
公益花店的绿植由特殊学生参与养护
五里桥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与社会组织黄浦区润一公益社区发展中心合作的“益+”公益花店开在线上。扫一扫二维码,打开“益+”公益花店的网页,琳琅满目的绿植商品就会出现在手机屏幕上。周到君注意到,当前正在销售的基本都是多肉植物,有单棵盆栽的,也有组合的,品种以“虹之玉”、“姬玉露”、“蓝精灵”等常见品种为主,单棵盆栽的价格为10元以上。
目前,公益花店由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负责经营。顾客可以在网上下单订花,并支付快递费,请店家打包发货到家,也可以与店方工作人员约定时间,到线下的提货点直接领取。

周到君了解到,“益+”公益花店的提货点已经有了两家,其中一家开在黄浦区局门路上的五里桥益空间一角。每周有一两天,两名十七八岁的男生会来到这里,在社会组织沈骊欣老师的指导下给花架上的多肉植物浇水、摘除枯叶,学习植物养护的基本知识。沈骊欣告诉周到君,两名男生是这个提货点的绿植养护实践学员,在附近的黄浦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学习。“他们是培智学生,由学校推荐过来参加校外课堂实践的。”
“特殊孩子”要在花店中实践一年
“在学习绿植养护的过程中,两名男生既有学校老师的全程陪护,又有志愿者全程辅导。他们从辨认植物品种、掌握植物习性等最基本的知识学起。“社会组织负责人沈骊欣介绍,“虽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我们的陪同和耐心指导,但他们都很用心,现在已经能在志愿者悉心指导下,制作一些简单而又美观的小盆栽了。”
根据学校与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之间的约定,男生们总共要在这里完成为期一年的校外课堂实践,掌握相关技能。
五里桥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线下提货点也是为学校提供的学生校外课堂实践点。学校每年可以推荐1-2名学生前来实践,而这两名男生就是这里的第一批实践点学员。“我们了解到,很多培智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有的对比较程序化的工作有优势,有的甚至有异于常人的独到审美和技能。和有一技之长的青年志愿者在一起,能够帮助他们探索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性。”
厨余垃圾变化肥,滋养绿植成为花店商品
男生们养护的多肉植物由社会组织通过社会渠道提供,但它们并非公益花店唯一销售的绿植。在邻近益空间的8号桥园区,顶楼露台上的天空农场里也种满了绿植,其中不乏芝麻菜、薄荷、迷迭香等观赏性植物,长成后也可以交给公益花店平台销售。
每周,男生们会和社区志愿者一起参与绿植的照护工作,在社会组织老师的指点下为绿植浇水施肥。肥料的来源是天空农场里的堆肥箱。社区志愿者和附近居民把家中厨余垃圾收集起来送到这里,在堆肥箱里发酵生成化肥后,用来滋养绿植。
一位志愿者告诉周到君,最近,天空农场已经收获了一批观赏植物,也许不久后就会上线公益花店的平台进行销售。“这些绿植里蕴含着两位男生的劳动心血,我们希望绿植的成功销售能给他们带来鼓励,让他们体会到自食其力的成就感,有信心在未来逐渐融入社会。”
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花店收益将在扣除成本后将全部捐赠给社区基金会,作为社区其他爱心项目的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