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远哲是大田街道团委书记。他2014年参加工作后,基本以机关工作为主,基层工作经验比较缺乏。经征求包远哲的个人意愿,2019年,团临海市委协调将其推荐至大田街道挂职团委书记进行一线锻炼。挂职期间,包远哲担任大田驻村干部,从学方言、讲土话开始迅速融入基层,逐步参与城中村改造、土地政策处理、民间矛盾调解等各项工作,从一个青涩的团干成长为基层工作的多面手。
团临海市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谢芸芸,因为工作性质原因,平时更多做幕后工作。90后干部周末学堂开班后,谢芸芸担任班长,有了更多锻炼提升的机会,很快成长为复合型干部。
今年以来,临海组织部门积极探索实施年轻干部的“超车道”培养,通过“选”、“育”、“管”、“用”,打造从“选种”到“育苗”、到“成材”的“链式”成长成才体系。

临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董金喜介绍,目前临海全市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都建立了“一人一档”的成长档案,并按照“近期学习、中期强化、远期储备”原则,分类制定个性化成长目标和综合培养方案。
同时,破除年龄“硬杠杠”,将中层干部结构性配备纳入全市各单位的党建考核,原则上要求35周岁以下中层干部比例不低于50%,30周岁以下中层干部比例不低于25%,并以此严格考核倒逼年轻中层干部选配。对提任中层职务所需最低任职年限不足的优秀年轻干部试行职务与职级分离,选配时可先按照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流程按现职级到职;不定期面向30周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开展部管干部虚拟职位选拔,作为部管干部配备的优先使用人选。
为强化教育培养,让年轻干部“过得硬”,临海还建立了中青班培训、网络课堂选学、专题讲座授课“三位一体”的年轻干部培训模式,开设青年干部成长论坛,组织导师带徒等活动,提升年轻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基本业务素质。
今年以来,临海累计培训年轻干部27批次1320余人次,为318位年轻干部选任140余名专兼职导师。
结合年轻干部个人特点、工作履历、专业知识和市重点项目建设要求,临海还从市级机关部门和镇(街道)选派年轻干部到方溪水库、汇港湖区块征迁项目等9个省市级重点项目集中参与政策宣传、征地拆迁、群众来访、纠纷化解等工作,让青年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得到历练。其中,参与第二意向岗位轮岗锻炼的年轻干部就有128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