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唐名将高崇文平叛处!成都三绕工地发现龟胜山道场遗址(崇文山道遗址这是文物)

3月17日,志愿者在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成都三绕)工地发现文物遗迹,位于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绵远河东侧。
18日上午,德阳市、旌阳区两级文物部门派人到现场调查,采集发现大量瓷片、陶片和建筑构件,时代为五代至北宋早期。
“这是一处古代战争后设立的道场。
”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章泽介绍,从文物类型、时代、位置分析,初步判定为文献记载中的龟胜山道场遗址,即唐朝名将高崇文大破叛乱的西川节度副使刘辟处。

↑龟胜山道场遗址发现的器物碎片。

文物保护志愿者在成都三绕工地发现古迹

这是唐名将高崇文平叛处!成都三绕工地发现龟胜山道场遗址(崇文山道遗址这是文物)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古建筑维修从业者张胤潍、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彭启晗、长江大学学生杨和堃都是文物保护志愿者,他们爱好研究德阳的历史,时常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去寻找名胜古迹。

3月17日下午,他们按照文献记载中的龟胜山道场推测位置来到成都三绕德阳北绵远河东侧施工现场,山体北部已经被挖掘机由西向东挖开,露出了巨大的山体剖面,浮土中散落大量的陶瓷片和筒瓦、琉璃构件等建筑材料。
他们随即报告了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章泽。

18日上午,刘章泽和旌阳区文管所所长邓丽等赶赴现场调查,发现文物的地方位于成都三绕与成绵高速公路互通西侧、绵远河和西成高铁东侧,公路路面已基本成形,山体北部已经被挖掉,公路南侧的大部分山体未遭破坏。

↑龟胜山道场遗址所在区域。

据文物工作人员了解,修西成高铁时山体已经被部分破坏。
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将采集文物标本带回去整理研究,并安排镇村对山体进行保护待以后适当时机进一步开展勘探发掘工作。

↑文物工作人员在龟胜山道场遗址采集文物标本。

刘章泽介绍,采集文物主要包括瓷片、陶片和建筑构件3种类型,时代为五代至北宋早期。
瓷器有盆、碗、香炉等,都出自成都琉璃厂窑,胎色深红、青黄釉都是琉璃厂窑五代时期的特征。
特别是瓷香炉形制与成都海滨村五代后蜀墓出土的香炉,兽足纹与邛窑遗址出土的五代香炉印模基本一致。
“文物包括生活器皿和建筑构件,不可能出自墓葬,应该是建筑遗址。
遗址时代已经解决,剩下的问题就是遗址的性质了。

↑龟胜山道场遗址采集到的残缺香炉。

初步判定为高崇文大破刘辟处

刘章泽搜集相关文献进行比对,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的德阳县地图记载,遗址位置正是龟胜山所在处。

↑龟胜山地图对比。

据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九·德阳县》:“(鹿头山下)有龟胜山道场,乃高崇文破刘辟处。
初,辟据鹿头关,高与之对垒屯营,有神龟由壁门来,蹲于牙旗之下,公命投之远涧。
翌日复至。
议者以龟介虫之长,介胄斯服,蜀有龟城,其城是师,果为受降之兆,乃以龟胜名山,立道场焉。
掌书记郑宗经大唐乙酉明年六月记。

《德阳县志》收录有《龟胜山道场记》,作者郑宗经为西川节度史掌书记,写于大唐乙酉(805年)的第二年(806年),即高崇文破刘辟之后。
文献记载的主要内容如下:“永贞元年(805年)八月,西川节度使韦皋死后,节度副使刘辟叛乱。
元和元年(806年)正月二十三日,宪宗命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等出兵讨伐,在此地大破刘辟,其后‘以战骨虽瘗,游魂尚痛,非大圣之力,不能息苦海;非象设之教,无以耸善心’(《龟胜山道场记》),立道场于此。

“此次发现的遗址时代比高崇文破刘辟晚了一百多年,应该是龟胜山道场遗址。
”刘章泽介绍,遗址历一千余年,并在近年来交通建设中多次受损,其保存状况不详,有待在今后的考古工作中进一步解密。

红星 王明平

图据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辑 彭疆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