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该学院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检测维修实训课,是一门极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所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典型工作任务》教材,也是基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量身打造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正因如此,学院虽多方寻找,还是不能购买到完美契合教学目标的实训设备,给教学带来了不少困扰。
“疫情期间,学生在家上网课,实训室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学院的几位老师在对实训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的过程中,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市场上买不到,为什么不利用现有资源自己动手制作?”直至今日,作为主要参与者的学院院长王琦,在回忆起这段经历的时候仍有些激动。
说干就干,很快就形成了一套实施方案,经过多次修改完善,8月底,方案最终敲定。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为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学院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将镇江市级汽车维修“马伟大师工作室”、外聘教师陆建平等拉进团队,进一步增加了师生们的底气。
21天里,100多人次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轮番上阵、互学互鉴,最终完成阿特金森发动机和电力驱动变速器两大总成的教学台架,顺利完成预定目标。同时,拆装后剩余的车辆零部件也被师生们充分利用起来,另外制作了钣金车身测量和底盘结构整车教学两个平台,为教学提供了难得的大部件。
动手实训
一次改造,多个分解教学台架,不但填补了该校实训教学设备上的空白,更加宝贵的是为学生模拟全真职业环境,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
新能源18班陶明胜同学说:“以前即使在车间实习,这样的设备我们也很难有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次拆装,既是一堂课,也是一次动手实践。我们没有当‘看客’,我现在心里特别有底气,对将来的实习和工作充满了期待。”
不断创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镇江高专在以生为本,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探索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校对 苏云
来源:扬子扬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