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大夫您给看看,这孩子的度数咋又涨了?”临近中午12点,西安普瑞眼科医院儿童眼病与视光科的诊室里,前来就诊的儿童和家长仍不间断。
呼延建辉接过家长递来的检查报告单,对数据逐条对比查看,并耐心答疑:“不用慌,孩子的脉络膜厚度增加是好事,现在只要控制好眼轴增长速度,他的度数就不会再涨……”
呼延建辉是西安普瑞眼科医院儿童眼病与视光科主任,带领科室人员持续探索新技术,丰富青少年儿童视力防控手段,是团队坚持的理念。

为患者始终多做一步
儿童眼病与视光科成立于2017年,现有医生2人,验光师6人,配镜师及护士6人。“近视问题和其他眼病不同,它的发生是不可逆转,想要避免出现近视问题,‘防’和‘控’是关键。”呼延建辉说,为了守护好青少年的这扇“心灵之窗”,科室上下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患者所需就是他们服务之所在,为患者始终多做一步,做多一步。”
2019年6月,科室遇到一名10岁的近视儿童小俊德。他由于眼轴增长速度过快,导致视力出现快速下降,而他自身的角膜曲率低于正常水平,常规的近视治疗手段——角膜塑形镜根本无法佩戴。
“医学界证实,发生近视的年龄越小,近视度数发展越快,没有外界干预,他的度数很可能下降得更快。”看着孩子懵懂的模样和家长焦急的神情,医护人员的心也揪了起来,默默将此事记在心上。一次偶然,呼延建辉在为一名儿童视力复查时发现,孩子的眼轴发生了回缩。询问之下得知,这名孩子曾使用过一种视力矫正仪器——哺光仪。
呼延建辉想到这个仪器是否可以用在小俊德的治疗上。为了弄清哺光仪的原理和治疗效果,那段时间,他组织科室人员反复翻阅文献,网上查找相关资料,通过不断论证,他们确定哺光仪是通过低强度红光刺激分泌多巴胺,营养眼底脉络膜血管,从而起到增厚脉络膜的作用。而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又成反比,脉络膜增长可有效抑制眼轴增长速度。
明确了哺光仪治疗的可行性,呼延建辉带领科室医生为小俊德制定了治疗方案。经过一年半的治疗,小俊德的左眼眼轴增长仅为0.08mm,右眼眼轴增长为0.17mm,两眼的度数增长控制在35度以内。
“儿童视力防护,一定是‘防’在先。”医生郝淑琳说,因为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近视成因知识的缺乏,在孩子视力出现异样时没能及时察觉,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期。为此,科室在科室的每个诊室内都挂有一块“眼轴长度和近视关系”的科普版,坚持对每一位首诊儿童和家长进行近视成因的科普,让每位家长不仅知其然,更做到知其所以然。在多年坚持下,这项科普服务已成为科室工作的一大亮点。
“中午不休诊、节假日全员接诊,这样的眼病科室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周末带着孩子特意从阎良赶来复查的罗妈妈,说起科室服务满满的感动。她的孩子在这里就诊两年半了,不管大节小假只要走进科室,医护人员都是耐心接待,细心解答,能始终把患者放在心上,让人如沐春风。
提升能力 走上讲台练真功
科室视光部的魏娜,是一名具有 10年工作经验的角塑验配师。在医院6 月的培训中,她代表科室走上讲台,以近视防控为主题,为全院医护人员分享了近视防控领域的知识。
“想做好患者的医疗服务,就要跟上先进眼科医疗技术发展,要求每一个人都要练外力、修内功。”魏娜说,在科室这个共识下,学习成了每个人的必修课。三年来,科室坚持“大课堂+小课堂”的学习模式,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并定期针对大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不了的难题,聚在一起碰思想、撞火花,通过经验交流分享,相互间扬长避短,有效提升工作能力。
科室各部门还通过定期举办验光等业务比赛,通过以赛促学,实现以学促干。科室还结合各部门的工作实际,制定抽查考核制度,让全员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激发功工作干劲。
义诊科普 脚步踏遍全省
6月 6 日,第27 个全国爱眼日里,科室一行7人组成医疗队,前往蓝田县辋川镇甘家坪小学,为当地留守儿童进行视力普查。
科室经常开展“把专业知识送到需要的最前沿,把温暖送到最需要的孩子身边”志愿服务。长期以来,科室参与各类公益活动,积极普及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知识,致力推广近视防治的新技术新手段,脚步踏遍全省,将公益讲座、义诊检查带到陕南陕北 16 所山村学校中,为山区贫困儿童免费配镜 2800 余副。在全市开展各类近视科普讲座近百场,为 41000 多名学生提供了视力普查。
在今年六一的公益近视普查活动中,医疗队了解到12岁的张春雨,因家族性遗传,右眼视力高达1300度,左眼视力为1050度,可由于家庭困难,她始终没能得到有效防治,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医疗队立即将张春雨接到医院为其做系统检查,制定防治方案。当张春雨带上新配好的眼镜,眼前的世界变得亮堂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今年,儿童眼病与视光科被授予了“西安市工人先锋号”称号。面对荣誉,呼延建辉说:“成绩的背后凝聚了科室每个人的汗水,科室全体将站在新起点,继续全力以赴守护好青少年的视力健康。” ( 唐玉洁 实习 谷倩)
来源:劳动者报
编辑:镜子
审核:窦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