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走过106年,这五载穿越了百年(发电机第一台这五穿越诞生)

1911年,中兴煤矿在枣庄安装第一部发电机,点亮了枣庄第一盏电灯,开创有电历史;

1913年,枣庄建成了第一座发电厂,名为“中兴煤矿公司电机厂”,枣庄能够自主发电;

1962年6月,成立枣庄供电所,1963年,更名为枣庄供电局,从此枣庄电力进入了长足发展的阶段。

至今走过106年,这五载穿越了百年(发电机第一台这五穿越诞生)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这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太多的电力事业的印记,有感人至深的励志故事,有反映时代变迁的电力器具,以及那不断优化提高的电网结构,真实反映了枣庄电力行业的历史变革。

那么,现在的枣庄电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

今日,国网枣庄供电公司发布了《服务枣庄经济社会发展履责行动书》,对2015年至2017年以来的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展现了国网枣庄供电公司服务枣庄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行动和履责承诺。

发展规划取得的成就

5年来,先后建设了220千伏邵楼、枣庄π入、杜庙扩等10项输变电工程,初步建成了220千伏“三纵三横”主电网结构,实现每个乡镇都有一座110千伏变电站支撑,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经济、更加可靠的电力保障。

对于老百姓来说,最能切身感受的莫过于农网改造了,以机井用电为例,使用柴油机每次灌溉一亩地约20元,而用电每次一亩地约6元。
目前已完成全市1.9万眼农村机井通电,完成371个中心村电网升级改造。
同时,公司大力支持光伏发展,目前全市累计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6113户,实现农户稳定增收。

另外,1000千伏特高压山亭变电站项目正在等待国家发改委核准,该工程是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规模为2台300万千伏安变压器,预计10月底获得开工,2019年下半年建成。
届时将从锡盟输入440万千瓦的外部电力,使得我市的电力供应更加稳定,空气环境更加良好。

服务家园建设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
随着城市发展转型,大气环境变化,国网枣庄供电积极配合各级政府积极做好电能替代改造工作。
2015年—2017上半年,全市累计完成替代电量5.51亿千瓦时,减少标煤燃烧22.0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54.93万吨,二氧化硫1.65万吨,碳粉尘14.99万吨。

社会生产电能替代,市民出行电能支持。
2015年和2016年,分步实现了枣庄市辖区内高速公路、全市城区快充网络覆盖,电动汽车用户可到营业厅办理充电卡,也可通过APP客户端使用充电设施。
2017年,国网枣庄电力公司将在城区继续建设投运120台快速充电桩。

此外,2015—2017上半年,公司共保电非博会、智运会、马拉松大赛、中高考等重大经贸、民生活动70余次,保电天数155天,保电人数5516人次。
而且每年春节,实施“排查、治理、督导、坚守”的四部工作法,连续6年实现春节零停电。

供电部门新举措

市民可以通过掌上电力、电e宝APP、95598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服务渠道,随时随地线上办理用电业务、交纳电费、查询用电明细账单等业务。
目前,全市各类电子渠道线上注册客户数64万余户,大大减少客户临柜次数。

实施“互联网+智能交费攻坚行动”,打造家庭用电智能监控、实时用电预警提醒、欠费停电快速复电的新型智能生活。
截至目前,全市推广智能交费112.81万户,智能交费推广率达到67.79%。

故障抢修方面成立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取消抢修二级站,缩短报修工单流转环节,工单传递更快;通过配电设备状态监测开展主动抢修和设备运维,将故障消除在客户报修之前。

为大会保驾护航

自9月30日起,枣庄电网全面启用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在岗带班值班。
枣庄电网全面进入全接线、全保护运行模式,不再安排新开工计划停电及新设备启动送电、调试工作。
同时,提前完成80项检修计划,保障电网设备达到最优运行状态。

10月17日起,枣庄电网进入特急保电时段,对重点防护线路实行属地化24小时巡视,7座重要变电站实行警企联系人制度,15座220千伏变电站实行24小时双人双岗,每天两次对电子围栏、监控、红外对射等安防设施进行巡视,严防无关人员和危险品进入站内。

工业生产,百姓生活,社会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电力的运行。
国网枣庄供电公司致力于建设最好的电网,争创最好的企业,努力保障全市电力可靠供应,服务枣庄经济发展。

采写 夏宁

编排:李欣 李晓晴

审校:王克平

声明:版权所有 转载须注明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