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一个在中建工作三年后决定裸辞回家考公,最后上岸的例子,希望能够给大家有些参考。
个人履历:
2019年毕业于后通过校招进入中建某公司;

2019-2022年,商务部负责人;
2022年果断裸辞考公,后面笔面试均第一,上岸济南某区直部门。
1、 辞职原因:
(1)身心累
“在中建的时候,工作真的要累到吐血,后期公司项目商务岗公司只留我一个人,美其名曰锻炼人(其实就是项目班子为了节省拿兑现的人)。”
朋友透露,每天晚上加班到很晚,周末不加班领导就不愿意。
(2)氛围差
听朋友说,他所在工地的工作氛围非常差,天天挨业主、总包的叼,他形容自己过得和孙子似的都不过分。
“一开会就是赶工、保障啥的,都要听吐了;在中建工作再多也是增加了领导的兑现工资。后来精神都快要出问题了,果断裸辞。”
“辞职一个月了项目经理还发消息要求我回去干活!
”
这句话我简直没绷住,是打灰打魔幻了吗?
也有工地的朋友表示:“我离职两年了,上个月接到电话让我去开安全会。”简直离谱。
(3)奖金分配不合理
当时该朋友是名义上的商务负责人,因为和项目经理有矛盾,到了年底发兑现的时候给他按了新员工的标准发,这也是辞职的一大原因吧;
2、 关于沉没成本
有朋友表示:“在中铁干了9年半,在职考公上岸。现在给单位兼职做公职律师,两本一建算是废了。”
考公还是考证,自己最好选其一,每一种学习路径花费的精力都很大。
其实,家庭成本也算是成本。说到这里,我简直无法想象今后无法回家与父母团聚,照顾家庭的样子。
选择一份职业,钱只是需要考虑的一个维度,也需要考虑身体健康成本、精神建设成本等等。
3、 关于福利待遇问题
(1)中建
在中建的最后一年全年到手收入13.9w,公积金2000 左右。
(2)公务员
考进来后试用期过了全年薪资加绩效奖11万左右,公积金也是2000多,绩效奖从一把手到事业工勤都是一样的钱,并不存在领导分配的情况。
照这样的薪资待遇,我绝对支持他的选择,而不会做出中铁和住建局最后选择中铁的那位哥们。
这位朋友透露:“机关食堂早1块中2块,菜多、主食多还有小吃水果,和吃自助餐似的。看个病孩子上个学和领导同事聊聊就能找到熟人, 也算是社会资源的一种吧。”
有的省份教育厅对机关单位有相关宽松政策:公务员子女入学不占学位,有的普通人上学学区房便上万一平;先不说那些机关小区,现在有些新房还面向机关单位团购,价格最高也是七八折。
看来,有些东西的确不是用钱衡量的。
4、备考问题
备考周期,该朋友辞职后备考四个月上的岸,报考人数 100+,不得不说他实力很强,运气也非常好,一次就上岸了。
该朋友是双学位,本科期间修了汉语言文学,他用汉语言专业可以报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
当然也能报一些职能部门如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应急管理局,工业局,再就是发改委之类的,剩下的就是三不限或者限制大类的的岗位。
5、 上岸后的最大感受:我找到了工作的价值
“毕业时觉得入职央企很高大上,后来发现并非如此。毕业后分到了商务岗,前后一对比发现在中建真的是浪费了三年时光。”
“而考上公务员,就突然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最起码工作有个盼头。一天工作量也就是之前的1/20吧。”
我和几位上岸的朋友聊天得知:
他们工作氛围非常融洽,领导同事之间聊天以家常为主,而且领导挺关心的。甚至朋友有一次感冒了来上班,领导还说让回去休息休息,身体和家庭是第一位的,工作放第二,身体累垮了是单位的损失。
朋友说,上岸后整个人精气神十足,仿佛变了一个人,社会地位也觉得不一样了,和领导区开会、考察、下基层,下边的社区的、企业都非常尊敬。
...
总体来看,这位朋友干了三年中建,最后裸辞上岸,对自己的选择还是很满意的。
可能正因为经历了项目工地的苦,才更加显现出目前工作的甜;
不需要和别人对比,幸福与否,自己是最清楚的。
不管是坚守工地还是从事其他职业,最主要还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无论是在身心健康、亲情陪伴、感情状态、职业发展、人脉关系、薪资待遇等方面,只要综合来看有进步、自己能接受,那便是当下最好的路。
本文完,生活不易,继续努力!
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在看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