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拉斯海马海警港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一眼就看见一名头戴安全帽、身着防护服的外籍修理工正在熟练地安装着配电箱。只见,他手里紧紧攥着一把钳子,熟练地剪开黑色的电缆,三下五除二便安装好了一台配电箱。他就是项目上人人称赞的“修理能手”卡西。卡西来自巴基斯坦,中等个,黝黑的皮肤,不仅身材魁梧结实,还留着大腮络胡子,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始终挂在脸上的诚挚微笑。早在2010年,卡西便加入中交一航局三公司中东分公司,至今已有14个年头了。记得刚入职时,他还只是一名很普通的电工,在看到项目区众多的电器设备、各类开关、电机时,他瞬间就懵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电器设备,感觉自己就是个小白。”卡西不自觉地摸了摸头,用流利的英语笑着说道。为了能够尽快完成项目部指派的维修任务,卡西硬着头皮着手尝试,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个开关接错了,线路也接反了,电机反向运作了。”项目部王振国师傅发现问题后,立即找来卡西,一边指出问题,一边帮忙纠正。看着技术欠缺闹出来的笑话,卡西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会修理这些电器。有了目标就要付诸行动。为此,卡西给自己制定了“求学+实践”的双重学习计划。“不会的还是要通过学习来弥补,至少在理论上要多长点知识。”在卡西的维修工具箱里,总能看到一本被翻得有些皱皱巴巴的专业书籍,空闲时、遇到难题时,它总会被拎起来给卡西“充电”。当然,光靠书本肯定是行不通的,卡西还主动给自己找师傅。“卡西很有韧劲,没事儿总围着我问来问去,什么维修的活儿他都抢着干,看到他那么真诚,我也愿意教他。”王振国笑着说道。正如老师傅所言,卡西认为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法宝,所以面对各种累活、急活,他都会抢着干,碰到不懂的他就向现场师傅们求教,一遍不懂再问一遍,缠着老师傅们不厌其烦的问,直到完全弄懂为止。而这些现场的经验,也都悄悄地存进了他的袖珍笔记本里。“你好、啥问题、咋么修……”翻开笔记本,上面还记录着几句简单的中文口语,卡西笑着说,“这里的学问大着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师傅们的热心帮助指导下,经过自身的长期坚持努力,他成功学到了电器、焊接、水暖、复杂线路等方面的修理技术,简单的中文也说得很滑溜。“阿吉曼滨海项目是当地市政厅重点项目,项目部临建区需要紧急安装20多台空调,业主给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这项工作就由卡西负责吧。”“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卡西笑着说道。如今的卡西已经完全能独挡一面,他在做好前期规划后,立即带领安装工人,采用“白加黑”战术,仅用3天时间完成了全部空调安装。“你们的工作效率就是高,给你们点赞。”业主竖着大拇指热情地表扬起来。“中国多次无偿援助和援建巴基斯坦,我家乡的高速路和高架桥就是中国帮助修建的,我现在也有一技之长,真心感谢中国和中国企业!
”当问及卡西为什么选择留在中国企业时,这个爱笑的黑脸汉子,眼眶却有些湿润了。
文章来源:转载·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编辑:王全武、安然、王浩懿
审核:郝滋丽
监制:赵敏 钟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