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粽子要煮多久

生粽子一般要煮30分钟至3个小时。粽子的主要食材是糯米,糯米不易煮熟,加热的时间需要久一些,用高压锅煮粽子一般煮15到30分钟就可以煮得软烂了,而使用普通炊具煮粽子则可以相应煮得久一些,煮3个小时是比较恰当的。如果是超市购买的或者是已经加工过的粽子,煮10到1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锅内加入清水,然后加入二味,就是一勺盐和一点小苏打,加盐的目的是能激发出糯米的香甜气息,正如老话所说“要想甜加点盐”;而加小苏打,是因为小苏打呈碱性,而粽子叶含有草酸,这样可以中和掉一部分草酸,吃着更放心,同时煮出的粽子也会更加软糯。冷水下锅的粽子随着温度升高,粽叶味道和糯米的味道会相互渗透,这样煮出来才香甜好吃,同时煮的过程要加一重物,避免夹生;如果是热水下锅,糯米遇热而膨胀,导致粽子炸开,不但易散花而且易夹生,所以说,冷水下锅煮的粽子会更好吃。

建议大家用冷水入锅,因为随着水温的慢慢增高,粽子中的米会慢慢吸收粽叶的香味,煮出来的粽子味道更清香。除此之外,水温慢慢升高,糯米在慢慢吸收水分和升温的过程中,才能粒粒熟透,没有硬心出现。

煮粽子要煮多久 学类资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粽子入锅后,水面一定要超过粽子至少10厘米,因为粽子在煮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吸收水分,也会渐渐膨胀变大,如果粽子超出水面,那超出水面的部分则不容易煮熟,也会夹生。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