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宁,2000年
人类开发多样化生物资源的努力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中国的中草药是人类认识和开发生物多样性最显著的实例:

中药学教授赵新先:
“这个中药已经超过一万种了。那么这些中药都是在几千年人类发展历史上被群众所发现的。从中国人的寿命来讲,今天能够跟美国人,跟日本人,发达国家水平一样,应当说我们的科技,我们的生活条件不如他们,但是我们的寿命为什么能跟他们一样呢?这就是中医中药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由于独特的地理、历史条件,中国拥有地球上最丰富的亚热带物种资源,历史上,在物种的认识和利用方面,中国曾经领先于世界:
生物多样性思想提出者之一 彼得·瑞文(Peter Raven):
“中国有3万种植物而美国只有2万种,欧洲只有大约1万1千5百种。在中国发现的三万种植物占全世界所发现植物物种的八分之一。
因此从植物物种的角度看,中国是北半球最富饶的地区,它是一部活生生的百科全书,描述了北半球1500万年前的样子。在园艺、农业和医药尤其是长期发展的中医药方面,中国是最丰富的植物源泉,这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兴趣,但没有人比中国人自己更了解如此繁多的植物种类。”
近代以来,中国丰富的物种资源成了外国人垂涎的目标。
人类种植水果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九十年前新西兰从中国湖北引入的一种野生植物,却被国际公认为水果之王,这就是猕猴桃: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新西兰皇家园艺研究院名誉研究员 母锡金:
“猕猴桃的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柑橘的20到30倍。那么我现在手上拿的这个秦美猕猴桃啊,是由我们国家陕西省选育出来的,它的维生素C的含量呀,是苹果的30到100倍,所以我们把它喻为果中之王,维生素C之冠。”
经过精心选育和发展,猕猴桃已经成为新西兰的支柱产业。而猕猴桃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中国: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新西兰皇家园艺研究院名誉研究员 母锡金:
“中国是猕猴桃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和发源地,有57个种,资源和蕴藏量是最大的国家。"
据母教授介绍,各种口味、各种外观、高产、耐储藏、雌雄同株等所有猕猴桃野生资源都被中国科学家找到并进行培育,中国正面临猕猴桃大发展,这将是一场水果革命。
但是,如果猕猴桃资源早已毁灭,中国和人类都会失去这个新机会。
人类至今还没有找到像猕猴桃这样高价值的粮食新品种,不管这个寻找有多漫长,只要生物多样性存在,人类就有希望。
中国特有树种银杏被德国人引种后,用科学方法从小树青叶中提取有效成份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
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所长 沈兆邦:
“促进脑血管的血流,和这个外周血管啊,就是末梢那个血管的血流有比较好的作用。作为预防脑血栓,这个脑血栓的后遗症,比如说人家小的脑血管血栓后呀,耳朵听不见呀,手发抖呀等等。”
(故宫银杏秋色)
现在,银杏提取物及其成品药物在国际上已形成几十亿美元产值的产业,它给中国一些地区和企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姚扬:
“为了把这个古老的银杏树种繁育、保存下来,我们开展了多种的科学实验。目前呢,我们邳州啊,建起了国内最大的银杏的苗圃,大概总面积是在10万亩左右。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银杏黄酮厂。我们目前呢就银杏这一块到97年底,存量资产已经达到15个亿。”
(邳州银杏隧道)
(邳州银杏林鸟瞰)
中药学教授 赵新先:
“我们也开始啊,在银杏叶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那么经过几年的研究、开发和推广,终于使得我们自己提取的银杏液进入了美国市场。”
生物多样性思想提出者之一彼得·瑞文:
“今天全世界包括工业化国家都对研究植物、使用药用性植物产生兴趣,这给中国的植物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为中国的所有药用植物只有20%是人工栽培的,其他80%的植物是从自然界中索取的。随着对使用植物性药物兴趣的升高,那些天然植物已经过度采伐以致它们的种族延续受到了威胁。因此,现在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使它们可以人工栽培,我们可得到大量不断的植物资源,这样它们不仅可以满足中国国内需要,还可以常年出口。”
人类开发多样化生物资源有多种多样的用途。
沙漠化正在侵蚀生物资源赖以生存的土地,而阻挡沙漠、治理沙漠的主角儿竟然是一种浑身是刺儿,曾被认为是毫无价值的植物,这就是沙棘:
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省水利局副局长 宋文:
“它的特点呢是枝叶茂盛,抗寒、抗旱,根系发达,特别它的侧根,特别发达,作为防风固沙和搞水土保持呢,它是有绝对的优越性。它这个叶子的这个存水量啊,就相当于降的50%。就说你要降100毫米雨呢,它枝叶呢就有50%的水给你截住。落在地下呢,它的腐叶,腐叶的含水量呢能够达到30%到49%,所以作为水土保持,生物措施里头呢,它是一个先锋的树种。”
生物多样性的开发还能提供许多工业原料:
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昆:
“紫胶虫是一种胶界科,紫胶界属的微小昆虫,它对植物来说是害虫。紫胶是以紫胶虫寄生在某些寄主树上所分泌出来的一种以紫胶树脂为主的高分子天然化合物。紫胶有很好的防潮和粘结性能,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于国防工业,比如子弹、炮弹壳的涂层,钟表零部件的粘结,电灯炮的粘结。紫胶还具有很好的绝缘性能,所以在电子电器工业也被广泛的应用。因为紫胶具有很好的防潮性能,无毒无味,所以在食品工业上也被广泛的应用。”
(树上的紫胶和紫胶虫)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所长 陈晓鸣:
“还有好多,比如说:白蜡虫、五倍子虫、胭脂虫等等的都属于资源昆虫的范围。
昆虫也是一种资源,而我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呢,也同时注意保护我们的昆虫资源。”
(胭脂虫)
(胭脂虫红天然色素)
(使用胭脂虫红的各种唇膏)
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所长 沈兆邦:
“生物多样性重要也是重要在这个地方,你假如有些生物灭绝了,它的化学成分也没有了,它的有效成分可能也没有了。你保留在那里将来有朝一日可能发现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对人类有很大贡献的一个物种。”
在孟山都这个世界领先的生物工程公司中,有100多位中国籍研究人员,其中有些就是中国培养的中药专家,孟山都公司力图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发中草药这个大宝库:
孟山都公司 研究人员 大卫·克莱尔:
“中国比其它任何国家都更具有长期的饮食传统,他们掌握了许多药用植物,他们记录、谈论、总结出规律,对于使用草本药物,他们具有我们所见过的最完善的系统,所以我们正计划配合中国科学家,研究如何运用中国传统的草药,传统的营养药物,并且以科学角度弄清它们是如何起作用的;了解它们是如何对我们的身体产生有益影响的。
如果我们发现它们确实如此,我们就分离出使它们具有此种活性的化合物,我们的化学家确定它们的结构。”
孟山都公司 研究人员 丁鸣:
“把这些有用的成分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生物工程的方法转移到现有的植物当中,像小麦、玉米、大豆这些当中,然后让这些东西呢,自然的呢,能够生产这些东西,有效成分。”
几千年来,中国人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长期进行着上万种生物的品性试验,这是一份丰厚的自然和社会遗产。
毫无疑问,传统中药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将给中国和世界带来更多的机遇:
中药学教授 赵新先:
“中国要想走向世界,我想在其他领域方面,包括汽车、包括电子、包括其他工业都很难,目前都很难跟其他国家去竞争,但惟独中医中药,这是我们独特的优势。”
中药的优势就是生物多样性的优势,而它的前提是生物多样性的存在。
(中国部分中药材分布图)
(注:此系列专题片是2000年完成,在此文使用的图片是网络图片,非影片或作者本人拍摄。作者有空闲时间后,将会把该片视频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