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免费接送高考生的出租车有200余辆,私家车100余辆,国运公交公司车辆等,共400余辆爱心护考车。车辆统一张贴“爱心送考梦想加油”标志,后视镜悬挂绿色丝带。届时,所有高考考生均可凭借高考准考证免费乘坐爱心车辆,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可向爱心车队及路面执勤交警求助。
出入境大厅工作人员为市民服务
东方圣城网讯( 盖鸣霆)“本以为办个护照会很麻烦,没想到从咨询到最后办理完仅用了十几分钟。真不错!
”昨日,前来市公安局出入境大厅办理护照的李女士告诉。原来,为了服务保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便利企业群众、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办证费用更低、办证周期更短,周六也能正常办证。

周六也能办证,部分业务立等可取
济宁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袁学红告诉,为了更加方便市民办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我市全面推行“只跑一次”制度。出入境管理部门通过官方网站对外公布“只跑一次”办理事项的清单,公布各类出入境证件的办理流程、申请材料、办理时限以及咨询服务电话。同时,通过出入境网上办事平台、手机APP等多种渠道,提供办理出入境证件咨询、预约、进度查询等服务。出入境管理部门受理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签注、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一次集中完成制证照片采集、指纹采集、申请材料提交、面见核查、证件缴费等全部申办手续。个别签注业务本人不到现场,通过快递邮寄的方式也可办理。
“以往居民办证,除了跑的次数多,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周末无法办证。自今年5月1日起,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提供了‘周六办证服务’,上班族、学生工作日不用请假,周六也能办证。”袁学红告诉,新政实施后,至今已完成证件受理、发证和咨询业务300余次。此外,市公安局接待大厅隔壁还开辟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增设了自助签注、自助发证设备,于5月上旬正式投入使用,保持窗口开放,为申请人提供全天候、“立等可取”服务,实现了建设的又一次升级。
东方圣城网讯( 满广宇 通讯员 张美荣)十年前,牛楼村是一个封闭固守的村落,与现在牛楼社区其他五个村一样,住房低矮破败、村民生活条件差,甚至连基本用电都无法保障。而今,已经有21幢住宅楼在曾经荒凉的牛楼村拔地而起,现在的牛楼社区,道路干净整洁,楼房耸立,绿化成荫,展现出新农村别样的风采。不仅如此,牛楼社区的“心”更大了——他们要以文化为魂,进一步改变村民的精神面貌。他们建设“牛运震纪念馆”,让这位村里的清代名仕影响后辈,引领大家向上向善。
十年巨变,贫穷社区奔小康
村民郑玉龙说道,回想十年前,牛楼社区还是一个连电都不能正常使用的村庄,煤矿要确保矿井生产,村里用电只能等到夜里十一点半之后,孩子做作业的照明都不能保证,一句话“牛楼穷到家了”。
“要不是郭振江当我们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我们村全体谋发展,我们牛楼村也不会改天换地变了模样。”村里的老人说起郭振江都竖起大拇指,10年来,郭书记带领村“两委”班子整合资源、突破创新,实现了社区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突破性转变。据介绍,郭振江上任以后,与周边大雨住村、前杨村、后杨村、李楼村和马桥村合并建立了牛楼社区;2016年初,以牛楼为中心,吸纳其他5个村党支部成立了我市第一社区党委,这给牛楼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力。
班子强了,村民的收入和福利提高了。牛楼社区年人均收入达2.1万元,村民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天然气补贴费等均由村集体承担,每位村民每年从村集体里享受到的福利待遇达600余元。此外,先后投入230多万元建设了牛楼社区互助养老院,凡牛楼村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通过申请均可入住。并制定了大学生奖励政策,给予每个考入大学的学生1000至2000元的奖励。
夯实文化,严于律己树榜样
在采访时发现,村民们从环境改善中尝到了甜头,牛楼社区党委一班人的“心”更大了——他们要以文化为魂,提升人的素质,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以此聚集人气。“乡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推动者、参与者,更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获利者。”牛楼社区党委一班人认识到,要调动乡村群众自身的积极性、启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自觉维护乡村振兴成果。一位党员因履职不到位造成社区楼道脏乱差,群众就到党委设立的“举报箱”检举,党委督察室立即行动,对当事党员做出公开处理,这事在牛楼社区引起强烈反响,“一个小事见真金,我们乡村振兴有希望”。
“六村合一后,面对个别村班子软、
农业创新万亩土地变幸福家园
走在牛楼社区的道路上,迎面而来的多是以论语名句、核心价值观、传统警句等为内容的木质休闲文化长廊,上面悬挂了刻有传统文化内容的木名牌,并在每个词句下边配上了相关释义,方便社区居民看清楚、弄明白,传统文化在群众心里逐步生根发芽。
在郭振江心中,为牛楼勾勒出更美丽的画卷:以崇文大道为轴线,以牛楼味道为中心,依托特色苗木,打造2000亩景观林,建造农事体验、城郊休闲、农家乐旅游点,整合堤内土地,沿河种植向日葵、油菜花等,让荒废的河滩变成花的海洋。集合本地及外地特色农产品,公共农副土特产品、民间艺术品手礼,打造购物集市、商贸街区。此外,结合宜居社区和特色庄园建设,打造特色民宿、主题客栈、田园农庄等。并与兖州兴隆文化园主动承接,依托地方文化,打造田园式休闲项目,让整个牛楼的万亩土地变成父老乡亲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