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日,由浙江长华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修订的2个紧固件行业标准正式发布,并于10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GB/T15054.2-2018小螺纹 公差和极限尺寸”以第一起草单位参与修订。
这家如今足以引领行业的龙头企业,是1985年从4台仪表车床的家庭作坊起家的,那时候,它叫慈溪小安长源五金厂。
1987年,在一次技术交流会上,经上海迅达电梯厂有关人士推荐,慈溪小安长源五金厂成为了某卡车生产企业的焊接螺母供应商,以替代进口商品。接单后,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终于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汽车焊接螺母,企业从此步入发展快车道,当年销售从上年的50万元跃至200多万元。也正因为这一个单子的契机,三年后,企业更名为慈溪城关汽车配件厂,全面转向生产汽车配件。

随着国产轿车工业的发展,企业尝到了甜头,于是主动出击,寻找合作厂家,扩大市场份额。1993年,开始提供轿车配件,产品销售突飞猛进。
到了2001年企业更名为浙江长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从做卡车配件转向了做轿车配件,这一次的华丽转型,可以说是如今长华真正的开端。
那个年代,慈溪市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特别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为全市民营企业嫁接外资,做强做大汽车零部件产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长华”也从那时候开始从嫁接外资中寻求发展。
这一次,长华与日本布施螺子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了总投资876万美元的宁波长华布施螺子有限公司。在与国外先进企业合作的同时,长华不断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升管理模式,还拿到了日系汽车企业的销售份额。如今,“长华”年产值20亿元,国内约有70%以上的乘用车均用到长华产品。
“我们没有成功的秘诀,就是坚持不懈开发新产品。”这是长华董事长王长土经常说的一句话。从传统产品到新产品的研发,从零部件到集成焊接总成升级……长华全程智能化,引领产品走向高端化,实现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企业每年自主研发500多种新产品,共拥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0多项。
企业智能制造效益综合评价表明,六年多来产品成本比进口件降低40%以上,人均产值实现翻番;公司近几年年均销售增长高达15-25%。
本文设计:沈雅楠
(更多牛企牛品系列,请关注醉乡里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