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钢筋计算与对量
1、梁钢筋的\"平法\"应用理论
2、框架梁的钢筋计算

框架梁钢筋主要分为
1.上部贯通筋 2.左(右)支座负筋
3.中间支座负筋 4.中间跨负筋
5.架立筋 6.侧面筋
7.拉筋 8.下部贯通筋
9.下部伸入支座筋 10.下部不伸入支座筋
11.吊筋及次梁加筋 12.箍筋
上通筋计算
1、当所设置的通长钢筋直径小于梁支座负筋时与支座负筋100%搭接Lle。
2、当通长筋直径与支座负筋相同时,在跨中1/3范围内搭接。
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当框架梁端支座为梁时,该端支座的梁上部纵筋锚固与向跨中的延伸长度可按非框架梁端支座构造,也不需加密区。
屋面框架梁配筋构造
构造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一)
构造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二)
左、右支座负筋的计算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第一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3+支座宽
第二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4+支座宽第三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5+支座宽当配置多排纵筋但第一排全部通长时,第二排延伸至Ln/3.
第三排延伸至Ln/4.
架立筋的计算
注:当梁的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架立筋长度=净跨长-净跨长/32+1502架立筋与支座负搭接150MM,应有一道箍筋相绑扎
箍筋根数计算
根数=((左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右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
下部通长钢筋计算
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同上框架梁下部纵筋可在柱支座外内力较小处搭接,即距边缘Ln/3范围内连接。抗震框架梁须避开箍筋加密区。
中间支座下部钢筋长度计算
中间支座下部筋锚固长度=max(0.5hc+5d,LaE)
下部不伸入支座的钢筋长度=0.8Lni(净跨)
侧面纵向构造或抗扭钢筋的计算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Lae(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箍筋和拉筋的计算
拉筋直径取值:梁宽≤350取6mm,>350取8mm
注意:有许多设计同梁箍筋直径。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2d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弧形梁箍筋加密区范围按弧形梁中心线,箍筋间距按弧形梁凸面度量。
吊筋的计算
\"吊筋夹角取值:梁高≤800取45度,>800取60度\"吊筋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护层)/正弦45度(60度)+220d
附加箍筋的计算
(1) 附加箍筋与梁箍不扣减。(有观点说不重复设置)
(2)框架梁箍须满布但支座内不布。
(3)附加横向钢筋所需的总截面面积 :Asv=F/(fyv sinα)
悬臂梁钢筋计算
单面悬挑梁上部钢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
(1)进去一个锚固。
(2)伸入净挑长度L.
(3)净跨长度的1/3.
(4)一个具体的设计值。
悬挑梁上部钢筋延伸长度:
(1)当L<4Hb时第一排全部至梁端弯折。
(2)当L>4Hb时第一排纵筋至少一半钢筋至端部弯折,其余斜向弯下。
(3)第二排延伸3L/4
非框架梁钢筋计算
1.非框架梁端支座锚固长度的计算
上部钢筋锚固同框架梁下部钢筋锚固取12d(La用于弧形梁)
2.非框架梁端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端支座负筋长度=左支座锚固+净跨长/5(弧形次梁为Ln/3)
框支梁的翻样与对量
上部纵筋长度=水平段(总长-2保护层)+弯折段(梁高+Lae-保护层)
支座负筋长度=MAX(左Ln/3,右Ln/3)2.加密区范围>=0.2Ln,>=1.5Hb.下部纵筋和侧面钢筋算法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井字梁钢筋
(1)井字梁相交存在超静定反力,所以均不作支座。
(2)井字梁负弯矩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宜作统一规定,支座内力分布规律通常为跨度较小的井字梁端部弯矩较大,与其相交叉的跨度较大的井字梁端部负弯矩反而较大。井字梁上部钢筋外伸长度及配筋数值详具体工程设计。
框架梁加腋构造
(1)加腋框架梁中,梁箍筋加密范围判断
(2)加腋钢筋的锚固取值起始位置
(3)加腋斜筋根数为支座梁底根数-1且不少于2根
折梁和折板的翻样与对量
外折角纵筋连续通过。当角度a>=160时内折角纵筋连续通过。当角度a<160时阳角折梁下部纵筋和阴角上部纵筋在内折角处交叉锚固。
坡屋面梁边支座钢筋构造
广义WKL和广义顶层边角节点
屋面梁的判断根据梁的位置而不是梁符号。
框架梁抗震与非抗震之区别(高规)
框架梁抗震与非抗震之区别(平法)
2
梁计算要点梁锚固长度取值
1、楼层框架梁钢筋端支座采用直锚时为>=Lae且>=0.5支座宽+5D.
2、楼层框架梁钢筋端支座采用弯锚时为伸至柱纵筋内侧+15D弯折。平直段长度必须>=0.4Lae,这是对设计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此条件,须用较小规格钢筋代替。(但罕有进行钢筋代换)
3、框架梁中间支座伸入支座内>= Lae且>=0.5支座宽+5D.
4、楼层高低跨框架梁低跨梁钢筋伸入高跨梁内为Lae,高跨上部纵筋弯折15d+c;屋面高低跨框架梁低跨梁上部纵筋伸入高跨梁内为1.6Lae.柱两边不等宽梁或钢筋根数不同而无法贯通的纵筋按梁端支座构造处理。
5、屋面框架梁上部钢筋在端支座的弯折长度为:1)伸到梁底;2)1.7 Lae;3) 1.7Lae+20D(梁上部纵筋配筋>1.2%)。
6、井字梁、次梁和纯悬挑梁下部钢筋伸入支座12D,当为光面钢筋时,直锚长度为15D.弧形次梁下部钢筋伸入支座为Lae.
7、纯悬挑梁、井字梁和次梁上部钢筋以及连梁端部为小墙肢时的上下钢筋取值同楼层框架梁。
8、连梁满足直锚时伸入墙内的长度为Lae且>=600.斜向交叉暗撑及斜向交叉构造钢筋锚入墙内为LAE.
9、侧面构造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均为15D,当梁侧面为抗扭腰筋时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钢筋。
10、梁架立钢筋的搭接长度为150.
11、侧面构造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均为15D,当梁侧面为抗扭腰筋时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钢筋。
12、梁腋下部斜纵筋为伸入支座梁下部纵筋根数-1且不少于2根。锚入梁内为LAE.
13、当两大跨中间为小跨时,且小跨净长小于左右净跨之和的1/3时小跨上部纵筋应贯通。当小跨贯通纵筋少于相邻大跨支座上部纵筋时,大跨多出支座钢筋进入小跨一个锚固而不是Ln/3. 14 、当两种不同直径的钢筋绑扎搭接时按较小钢筋的搭接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