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陪诊师能月入6万95后女生不做模特要转行

医院大如迷宫、院内诊疗程序复杂。
对智能设备使用障碍、知识储备不足、医患沟通困难等困扰,让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和一些外地患者的就医过程成了一件无比麻烦的事。
新兴职业“陪诊师”正是再次背景下应运而生。

财经观察站

作者 依凡

做陪诊师能月入6万95后女生不做模特要转行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模特转行 陪诊师月入6万

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河南26岁女孩因妈妈生病而辞去模特的工作,在医院陪护过程中了解到陪诊师这个行业,并加入其中,目前最高月收入已达6万元。
我惊呆了,在一个二线城市如此高薪。
老龄化时代,陪诊的确是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人就医的“刚需”。
前段时间,陪妈妈去301做体检,大概三个小时时间,我遇到了至少三个外地来京看病的老年人,问我如何取号、取检查报告等问题。
我妈说,对于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的老年人来说,一个人来大医院看病太麻烦了。
但子女工作忙,或者不在身边的老人,只要不是走不动的大病,去医院也就选择独自行动了。
在医院工作的朋友跟我说,这几年他们医院也出现一批陪诊师,他们帮助病人完成在医院就诊的所有流程。
小到厕所大到诊室,陪诊师都非常清楚,堪称“医院的活地图”。
陪诊师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老年人、孕妇、行动不便的人士、残障人士、独居青年、异地就医患者等。
这些人群在就医过程中往往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有需求,就会有蜂拥而上的人来抢滩市场。
打开微信小程序,搜索关键词“陪诊”,会看到“陪诊么”“陪诊师接单”“安陪诊”等十多家相关服务平台。
有需求就可以在上面下单约陪诊师,也可以入驻成为陪诊师,同时满足了两端的需求。

“临时家属”还是“医疗黄牛”?

陪诊师给自己的定位为患者的“临时家属”,但也有人把他们看作是“医疗黄牛”,认为是他们的出现在导致很多人挂号难。

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的韩峥,做陪诊已经六年。
他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职业也越来越需要专业性。

最初,韩峥是因为老家经常有亲戚朋友来北京看病,他自然成了“驻京办”接待人。
那时候他也是帮忙在网上各种查号挂号。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央视看到采访北京一个陪诊师,才知道这个还可以赚钱,刚好想换职业赛道他觉得自己也可以做,想到就去做,韩整在网上发帖子后收到很多回复,这让他看到了市场需求。
之后,他变成为了一名专职陪诊师。
服务对象主要是老人孕妇和从外地来京看病的人。
这是一份需要耐心,更需要把所有时间都耗在医院的工作。
谈到收入,韩峥说,一个成熟的陪诊师月薪收入3万5万不等。

几年的工作经验,韩峥对陪诊师这个职业最大的感受是,一个好的陪诊师需要有基本的医学知识,熟悉各大医院的环境和看病流程,耐心、细心,保护客人的隐私。

采访姜林艳的时候,她刚好接到一个远在美国的女子已为独居的母亲相继下了10单,诉求包含问诊看病、打疫苗、检查牙齿等。
姜林艳说,每一个项目结束,都会把结果和遇到的问题第一时间同步给老人的子女。
这一个客户做下来,至少三整天时间在医院。

去年8月,做了5年IT家政的姜林艳转战新赛道,在北京启动了属于自己的陪诊工作。
问她选择做陪诊师的原因是什么?她说,最大的因素是需求旺盛。
加上做陪诊相较于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门槛低很多,风险也低,只要足够信心和有耐心,几乎不会失败。

姜林艳的收费一般是从接到客户开始计时,4个小时的陪诊客单价为458元,全天为636元,全麻胃肠镜(按4小时算)的陪诊客单价为286元,时间超出部分按3.5元一分钟收费。
“超出太多不划算的,就按划算的套餐计费。

陪诊师这个职业很辛苦也时刻处于紧张的状态,但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这些患者也在助她打开一扇远眺前方的窗, “如果不是这份工作,对于生命和健康的理解永远达不到这么深刻。
”姜林艳对这份职业有了新的感悟。

在陪诊过程中,安抚患者的情绪也是陪诊师们的重点工作。
“病人往往是很脆弱的,独自看病的老人更是倍感孤独。
”姜林艳说,在就诊等待的过程中,她一般都会和病人聊天,帮助他们放松心情,日常陪诊也会通过接送服务,缓解患者就诊的孤独感和恐惧感。

做陪诊师没那么简单

事实上,在2013年,百度词条第一次出现了“陪诊服务”的概念,即代替患者排队、挂号、收费,为患者节省大量时间,“陪诊”逐渐和“商业”挂钩。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兴起,2015年后涌现了一批陪诊服务公司,使陪诊成为一种高端医疗服务,从业者是想兼职赚钱的医护工作者和医学生。

2019年,国金证券就在报告中预测,到2025年左右,陪伴经济的市场规模可能达到400亿元-500亿元。
陪诊师可以理解为这样的经济形态下的新职业。

陪诊师门槛真的很低,谁都能做?一定不是。
在北京做了几年陪诊师的小妍是2015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幼儿园做行政工作,2024年初经历了裁员之后做了一名陪诊师,做了半年之后,她的切身感受就是,陪诊就是消耗时间的职业。

“如果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即使收入不高,即使压力有点大,也不是特别热爱的工作,但她还是不建议轻易换工作,当下的大环境,稳定的收入就跑赢了很多人。
如果你是一位宝妈,陪诊师也不是很好的选择,这份工作需要起早贪黑的跑医院,想兼顾照顾家庭很难实现。
”这是小妍给对想做陪诊师这个职业的建议。

而随着服务从基本需求到质量的改变,陪诊师必定转变到专业需求,尤其是有点护理知识可能更容易被客户选择。

身边一位朋友讲述她的经历。
她之前面试过一个小公司的陪诊师,她本身是(有一点点点点)相关专业加上在某大医院待了半年,她选择了“高新有前景”的一个陪诊公司。
分公司一共四五个人,hr说公司业务涉及广泛,很有发展前景,一问薪资三千元,不去跑单子还要每天打卡,实习三个月,兼职实习期没有工资,全职实习转正薪资一样三千,派单很有限,基本上被那几个“老人”都垄断了。

后来朋友放弃了这个职业去了一家高端养老机构。
让她再评价这个职业,她说:“很难评,陪诊肯定是有需求有市场的,但也要看区域。
目前的情况是“小县城虽未见,大城市已风起”。
如有立定心志在这个行业深耕,并且要去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才有出路。

未来,陪诊师一定会越来越专业化。
意识到这一点的韩峥、姜林艳这些从业者也开始学习心理和照护等基础知识,来应对市场竞争。

Tips:陪诊师职业注意事项

保持耐心和耐心:在陪诊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或者不适,陪诊人员应该保持耐心和耐心,不要对患者发脾气或者不耐烦,以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治疗效果。

注意患者的饮食和休息: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如提供饮食建议、提醒用药、帮助安排休息等。

尊重患者的隐私:在陪诊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遵守医疗规定:陪诊人员需要遵守医疗规定和流程,如在诊疗过程中需要保持医疗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保持专业性:陪诊人员需要保持专业性和诚信。
在与患者沟通和提供医疗服务时,需要保持礼貌和尊重,避免出现不专业或者欺诈行为。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陪诊人员需要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服务,同时也需要获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

注意安全和风险管理:在开展陪诊业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安全和风险管理问题。
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风险预防措施,确保客户的安全和隐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