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余学院开设了哪些专业

院系设置所有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物理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光伏材料制备技术 光伏工程技术 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软件工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计算科学 艺术学院 环境设计 音乐学 视觉传达设计 学前教育 舞蹈编导 机电工程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器人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经济管理学院 电子商务 经济统计学 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 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 护理学 健康服务与管理 康复治疗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 汉语言文学 网络与新媒体 播音与主持艺术 中兴通讯信息学院 物联网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工程造价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体育教育 外国语学院 英语 商务英语 院校介绍

​新余学院坐落江西省新型工业城市——新余市。

新余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余罗坊留下光辉著作《兴国调查》。

2024年新余学院开设了哪些专业 学类资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新余学院是与新余市共生共荣共成长的高校。

1983年新余复市,新余学院的前身——新余职业大学于1985年应运而生。

1992年6月,成立新余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新余学院,是新余市唯一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

校园占地2000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68万册,电子图书138万册,网络带宽20G。

在职教职工830人,在校生16000余人,设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机电工程、数学与计算机、建筑工程等13个二级学院,有36个招生专业,其中理、工、医类专业25个。

建校以来,累计培养8万余名毕业生。

学校坚持扎根新余大地、立足服务新型工业强市办学,优先发展工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文理为基础、新能源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启动了转型发展工作,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获批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全省唯一的“普职融合”改革试点高校,是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首批高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学校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应用特色日益鲜明。

学校同时获批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3年,作为参与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主持单位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在全省高校第二轮专业综合评价中,26个参评专业有1个专业排名全省第一、12个专业排名前50%。

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专业4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一流课程24门、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4个。

作为主持单位获得2019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实现了新余市省自然科学奖零的突破。

学校牵头组建江西省房地产建筑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现有江西省太阳电池新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等学校硅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装配式建筑绿色建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交邮融合农村电商物流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

学校生源质量逐步提高,2023年最高录取分数高出一本线8分。

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成效多年来高于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考录国家电网人数多年来稳居全省高校第二。

参加研究生考试人数和录取率有较大增长,部分二级学院录取率达30%。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标准推进基层党建工作,1个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1个二级党组织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思政工作多次在全省考评中名列前茅,2个项目获全省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重点培育建设立项。

被评为第一届江西省高校十大文明校园,被纳入江西省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行列,连续四年通过江西省文明校园复查。

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了“沐浴经典”“真人图书馆”“周末文化广场”等校园文化品牌;“沐浴经典”荣获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真人图书馆”活动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

学校近年多次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秉承“求新、求实、求善”的校训,大力弘扬“解放思想、敢想敢干、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的光荣传统,努力践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打赢七大攻坚战,突围抢位新征程,固本兴新再出发,奋力谱写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新篇章,为打造新型工业强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西实践贡献力量。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