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直到42岁才发现高工可以去兼职拿到一笔可观的收入,而之前一直忙于工作,对评高工是疏忽的,所以对没有第一时间去评职称感到很后悔。现在可以告诉大学生们,要重视职称,要在工作年限一到就去评相应的职称。一般大学毕业后一年,即23岁拿助工,然后是27岁拿工程师,33岁拿高级工程师。
对于靠职称去兼职而言,有了副高工就够了。教授级正高工不是为兼职用的,而是为了彰显更高的专业能力与社会地位。正高工评出的难度非常大,一般在上规模的设计院或科研机构才用得上。正高工的光环对于作者没太大吸引力,去评两个专业的副高远比一个正高要轻松容易,最主要的是兼职市场上更受欢迎,拿钱多!
大学阶段就应做好职业和职称规划。职业方面要规划好自己毕业后要做的工作,最好能多听听前辈讲述的经历,看看前辈走过的路;职称方面要规划好自己由助理工程师到工程师再到高级工程师的时间点,因为职称是一级一级晋升的,像助工到中工最快是间隔4年;中工到高工最快是间隔5年,这期间要根据当地评审文件,做好继续教育、年度考核、论文发表及工作业绩。只要提早准备好符合评审要求,一到年限自然就可以晋级职称。只是大多数人没那么关注评审要求,一步慢则步步慢,所以就很少看见有33岁的年轻高工啦!

那些30多岁就拿到高工的人,往往在考证方面也是很自律要强的,我周边就有30多岁拿到一级注册建筑师、结构师以及岩土、电气等注册大证的年轻人。除了职称外再给大学生们一点考证建议:考试能力相对弱的,毕业后先去考施工类的二级、一级建造师、监理师、造价师等注册证;考试能力强决心大的,毕业后就去考设计类的二级、一级建筑师、结构师、岩土、电气等注册大证吧!
职称和注册证相辅相成,是不冲突的。35岁前拿到高工的,已经是行业翘楚了;35岁前拿到高工+注册大证,那你就是行业翘楚+业内精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