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致敬第一中建八局第一个现代化多功能企业人才培训基地

知史鉴今,以启未来

2023年,是中建八局成立40周年

也是南迁入沪的25周年

40年致敬第一中建八局第一个现代化多功能企业人才培训基地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40年筚路蓝缕、风雨兼程

40年艰苦创业、铸就辉煌

在庆祝中建八局成立40周年的重要时刻

中建八局官微开辟“40年·致敬第一”专栏

带你穿梭时空

重温中建八局成立之后

第一个国内项目

第一个海外项目

第一个试点“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的项目

第一个鲁班奖

第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第一个“五年规划”

第一本企业文化手册发布

第一个院士工作站成立

……

40年,40个第一,致敬历史

奋斗成就伟业

实干创造辉煌

40年来

中建八局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

将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作为

提升员工素质

建设人才队伍

助推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塑体系、建制度、搭平台、强品牌

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

管理骨干、行业英才和大国工匠

谱写了实现人才价值与成就企业梦想

同频共振的恢弘乐章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

中建八局人才发展中心的成立、运营

纵观中建八局的教育培训历史

2021

中建八局人才发展中心

中建八局人才发展中心是中建八局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工作的执行机构,于2021年10月28日揭牌运营,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章堰村,总面积9000平方米,可满足260人同时培训,有教学培训、学习研讨、餐饮住宿、会议论坛等功能,是一个现代化多功能的企业人才培训基地。

中建八局人才发展中心

求是堂

致知堂

明德堂

图书馆

局人才发展中心自揭牌运营以来,累计组织承办各类培训会议活动超过110期,现场参训超过6300人次,满足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教育培训工作的需求,有效赋能人才成长,推动八局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事业迈上新台阶。

完善全局教育培训体系

中建八局人才发展中心坚持为党育人、为企育才,以奋斗者为本、为奋斗者赋能,以培育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己任,统筹推进中建八局培训体系建设、核心人才培养、重点培训实施、精品课程开发、师资队伍打造等各项重点工作,致力于成为行业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知识集成平台和产学融合平台。

1

健全的教育培训体系

围绕“以奋斗者为本、为担当者担当、让实干者有为有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总结形成了“精心选拔、训战结合、周期培养、循环赋能、注重实效”的教育培训理念;推行训导战结合的人才培养“721法则”;根据人才培养需求,持续整合“一图三库两平台两积分”等培训资源。
初步形成了五级网络、四个层级、三全管理的全局培训管理体系,积极打造“发现奋斗者、培养奋斗者”的育人体系,努力构建“向奋斗者倾斜、为奋斗者赋能、助奋斗者远航”人才选、育、用全流程管理机制。

2

专业的教学师资队伍

深化局级讲师选拔、培养、使用、评价的全流程管理机制,选拔形成包含270名局级讲师的内部师资库,整合包含60余所高校一流师资和各业务领域专家学者超过150人的外部师资库。
可全面共享经营管理经验、业务知识成果和优秀实践案例,有力推动了组织经验的有效转化与推广,充分发挥了内外部讲师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

丰富的培训课程资源

集聚建筑行业高端课程资源和企业丰富实践管理经验,聚焦员工任职新岗位,从新任、成长到成熟三个阶段,涵盖高、中、专业、操作四个层级,打造胜任力、职业力、专业力、领导力和引领力五方面能力,形成具有八局特色的“三阶四级五力”课程体系;建立内部课程标准化管理流程,有效牵引课程开发工作,打造覆盖全局且集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网络教育平台“八局e学堂”,现有内外部课程5065门(内部课程2800余门),2022年累计学习突破180万人次,总计完成学时达80万学时;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浦东干部学院、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在教学研发、课程体系搭建等方面建立了培训资源共享机制。

4

完善的实体培训基地

结合区域经营发展、专业特点等条件,不断推进实体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2022年9月,在山东济南成立了人才发展中心山东分中心,总建筑面积9725平方米,打造集员工培训、技能人才培育、绿色产业园于一体的产学研人才发展基地。
2021年8月,在广东东莞成立产业工人培训基地,围绕技能培训、素质提升、职业等级认定等开展产业工人培养工作,致力打造集“工人培训、工匠孵化、技能竞赛、职工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示范基地。

中建八局人才发展中心(山东分中心)

中建八局产业工人培训基地

持续为奋斗者赋能

中建八局人才发展中心深入践行人才强企战略,重点聚焦六类人才,科学制定教学计划,统筹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有力推动了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聚焦政治能力提升,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确保全局领导干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更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理论根基。

聚焦“四新”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新领军、新栋梁、新青年、新砼人”等培养计划,着力加强青年骨干人才、优秀年轻干部、青年领军人才能力提升。

聚焦局重点业务发展,协助总部业务系统通过基础设施大讲堂、商务大讲堂、科技专家讲坛等专项培训,大力推动基础设施、投资、数字化等转型及核心人才培养。

聚焦项目管理人才,通过项目经理“黄埔军校”和“铁三角”聚力提升班,助力打造一支本领过硬、管理现代化、创效能力强、能打胜仗的高素质项目管理团队。

聚焦国际化人才培养,通过定向培养计划,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海外人才队伍。

成立“上海工匠学院中建八局分院”、“上海市鲁班学院”,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打造成为面向技能人才的技能素质提升、技术创新的基地,服务行业技能人才成长成才。

在推动企业各类人才体系化培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服务建筑行业和上海市人才联合培养新模式,先后与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建交委、团市委等政府单位及浦东干部学院、同济大学等高校工作联动,通过党建联建、培训合办、赛事承办、课程开发、师资互派等形式,提高了八局教育培训品牌在上海市和教育行业内的知名度,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1979-1982

基建工程兵二十二支队教导队

改革开放后,结束了“辽化”施工会战的22支队2.5万名官兵,陆续奉调山东、江苏、北京、天津等省市,承担多项关系国计民生的施工任务。
随着部队转入分散施工,新的任务增多,工程技术人员缺少的矛盾更加突出。
为了解决专业技术干部短缺的燃眉之急,经上级领导机关批准,1979年基建工程兵二十二支队成立了教导队,负责支队官兵和营连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开辟了一条自己办学、培养人才的新道路。

22支队教导队新兵合影

培训学员班级留念

教导队从部队内部选调师资力量,从优秀的义务兵和准备提干的战士中通过考试、政审,择优选录生源,开展了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
长期培训主要是中专学历培训,开设工民建和财会两个专业,主要面对基层官兵,培训时间两年,累计培养260人;短期培训主要是针对营连干部,每年开展各项专项培训10余期,累计培训约2000人次。

1980级中专毕业班合影

1983-1998

中建八局培训中心、职工中专、技工学校

1983年,基建工程兵22支队集体转业改编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同年7月在山东济南成立中建八局培训中心。
1984年10月,局党委批复培训中心成立教务科和办公室两个部门机构,此后又相继成立了学生科、政工科、总务科、保卫科等部门。

原中建八局职工中专、技工学校旧址

集体转业为企业之后,为了建立一个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改善和提升职工队伍的知识结构,提升职工政治、文化和技术素质,培养新型的管理干部、工程技术干部和专业岗位干部,经中建总公司批复同意,于1986年8月15日正式成立中建八局职工中专学校,并开始招生。

1986级职工中专开学典礼

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建八局的培训和师资条件已经较为完备,为了更好地规范技术工人的培训和日常管理,提升项目履约和管理水平,经报中建总公司批复同意,于1990年12月10日成立中建八局技工学校,并开始招生。

1991级瓦工班合影

在八局艰苦创业时期,“两校一中心”为八局人才培养和员工学历提升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通过开展执业资格、技能提升和学历教育三大类培训项目。
在岗位资格培训方面,举办项目经理培训班13期,经培训后取证的项目经理有818人;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和十一大员超过5000人。

项目经理岗位培训班开班典礼

在学历教育方面,以培训中心名义开设4届工民建专业电大班,累计培养230人,技工学校开办了瓦工、电工和木工4届共9个班,累计培养442人。

1984年第一期电大班开学典礼合影留念

在短期培训方面,组织劳资、财务、材料、生产、科技、实验、预算、机械等业务管理培训班,累计培训专业技术管理干部3755人次;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累计参加超过5500人次;组织专业能力提升培训,职工累计参训超过13000人次,工人累计参训超过8000人次。

施工员培训班

材料预算员培训班

电大班毕业答辩

毕业典礼

2004-2021

中建管理学院上海分院

1998年9月,中建八局总部由山东济南迁至上海浦东,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成为了国内最具成长性的建筑企业集团。

中建八局总部南迁上海浦东揭牌仪式

2000年后,中建总公司党校和中建管理学院成立,在中建系统成立了统一的职工教育和培训机构。
2004年1月14日,中建管理学院上海分院(以下简称“上海分院”)正式批复成立。
从2004年到2021年,中建管理学院上海分院充分发挥培训统筹、组织和人才培养的职能,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精准聚焦关键岗位、核心人才、转型人才和重点人群,不断优化了“三级网络、四层机构”的全局培训体系,系统建立了以“四新”人才培养计划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构建了海外“鲁班学院”等人才培养平台,精心打造了“黄埔军校”、“新领军”等特色培训品牌,创新推出“八局e学堂”等“互联网+”培训模式,“十三五”期间累计开展各类培训班达1.5万期,培训近130万人次,开启了覆盖全员、主动学习、共同成长的企业教育培训新篇章。

首期项目经理黄埔军校

发布“四新”人才培养计划

“新砼人”训练营

首期“新青年”培训班

首期“新栋梁”培训班

首期“新领军”培训班

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培训班

内部高级讲师培训班

EPC总承包管理培训班

国际工程系列培训班

总部干部培训班

设计管理培训班

海外“百人工程”培训班

基础设施业务培训班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