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老爷子的“娃娃医院”修旧玩具 还修复人心(娃娃张女士小熊儿子齐鲁)

儿子的娃娃

是他的第一位“患者”

朱伯明的儿子小时候有个玩具小熊,是20年前花17元钱买的。
儿子长大后,有一天,又问起了这个娃娃。

72岁老爷子的“娃娃医院”修旧玩具 还修复人心(娃娃张女士小熊儿子齐鲁)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儿子就跟我讲,我的明明呢?我想家里面就你一个儿子,怎么会有个明明呢?后来才知道,他给毛绒娃娃起了个名字叫明明。
”这个事情,让朱伯明觉得对于儿子,自己有所亏欠。
儿子年幼时,自己应该少加两天班,多陪陪孩子。
于是,他萌发了修复毛绒娃娃的想法,“应该把毛绒娃娃恢复到他们小时候那个年代,这样我能把自己愧对儿子的心情平复一点。

后来,越来越多人认识了他这个“娃娃医生”。
现在,朱伯明家成了一个娃娃医院。
而在我国,玩具修复师仍是罕见职业。

“来修娃娃的人,基本上是在22岁到30岁这个年纪。
娃娃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有的人把它当成弟弟、妹妹或者姐姐。
他们把娃娃的形状、记忆完全固化在脑子里,如果你修成新的,他也是不要的,他会认为你把他的东西修坏了。
”朱伯明说。

每一个娃娃

背后都有故事

园林景观设计师张女士的娃娃,从她一岁起开始陪伴她,已经有40年。
张女士的眼睛有先天性的弱视加散光,小时候,别的小朋友都不太愿意跟她玩。
张女士的童年有些孤单,只有姐姐和小熊陪她。
“小熊弥补了小伙伴这一块的缺失。
我的天空本来是阴暗的,突然之间就有一束光线从缝隙里面踏破云层,照到心里面了。

张女士的姐姐也有一个需要修补的娃娃。
张女士姐姐的娃娃,是插着一根胡萝卜的兔子,然而胡萝卜很早就掉了。
张女士姐妹玩的时候,会模拟兔子和小熊一起出去买胡萝卜,之后兔子把“烧”好的胡萝卜喂给小熊吃。
找回小熊的张女士,也想替姐姐的小兔子“找回”胡萝卜。
张女士的姐姐在美国定居,很多年不回来。
在张女士看来,只要兔子和小熊修好了,它们在一起,就好像两姐妹又在一起一样。

正是因为每个娃娃对它的主人来说,都有一段特殊的回忆,朱伯明一直坚持“修旧如旧”,努力把娃娃修得跟之前一模一样。
为此,他每天都要赶去上海的旧货市场和布料店,寻找跟他要修理的旧娃娃最接近的材料。
然后回到家,在桌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一针一线地去修补。
朱伯明尽最大努力去修复娃娃的每一根绒毛,恢复它的头发丝、眼神、嘴角的弧度……如今,在他手中被修复如旧的娃娃,已经有300多个。

在朱伯明看来,将客人送来的娃娃修复成他们小时候的状态,就是在还原他们童年那一段美好的时光。

找、求发布、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