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园艺栽培技术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设施园艺栽培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将简要介绍设施园艺栽培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一、设施园艺栽培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1. 概念
设施园艺栽培技术是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对园艺作物进行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栽培生产。这种技术具有智能化、自动化、精准化等特点。
2. 特点
(1)智能化:设施园艺栽培技术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对环境因子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实现栽培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2)自动化:通过应用现代传感器、执行器等技术,实现栽培过程中的自动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3)精准化: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对作物生长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确保作物生长在最佳状态下。
(4)生态化:设施园艺栽培技术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设施园艺栽培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1. 发展历程
我国设施园艺栽培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从简易温室到现代化温室的发展历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大力支持,设施园艺栽培技术得到了迅速推广。
2. 应用领域
(1)蔬菜生产:设施园艺栽培技术在我国蔬菜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大棚蔬菜、日光温室蔬菜等。
(2)花卉生产:设施园艺栽培技术在我国花卉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温室花卉、盆栽花卉等。
(3)水果生产:设施园艺栽培技术在苹果、葡萄、草莓等水果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果实品质和产量。
(4)中药材生产:设施园艺栽培技术在中药材生产中具有显著优势,如人参、枸杞等。
3. 效益分析
(1)提高产量和品质:设施园艺栽培技术有利于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2)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3)保护生态环境:设施园艺栽培技术有助于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设施园艺栽培技术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我国应继续加大对设施园艺栽培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张晓辉,李瑞,王瑞祥. 设施园艺栽培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8,20(11):78-83.
[2] 胡晓红,李晓梅,张丽华. 设施园艺栽培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7,19(6):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