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举”字,从汉字结构到文化内涵_举字组词和偏旁结构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其中,“举”字,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汉字,从其结构到内涵,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本文将从“举”字的组词、偏旁结构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揭示“举”字背后的文化底蕴。

一、举字组词

“举”字在汉语中,可以组成许多词汇,如:举手、举世、举国、举案齐眉等。这些词汇,既有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场景,又有抽象的概念,充分展现了“举”字的广泛应用。

1. 举手:表示抬起手来,如举手发言、举手之劳等。这里的“举”,指的是用手向上抬起。

2. 举世:表示全世界,如举世闻名、举世瞩目等。这里的“举”,指的是涵盖、包括。

3. 举国:表示全国,如举国上下、举国欢腾等。这里的“举”,指的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4. 举案齐眉:表示夫妻恩爱,相互敬重。这里的“举”,指的是夫妻双方共同举起酒杯。

二、举字偏旁结构

“举”字的偏旁结构为“手”字底,上面是“与”字。这种结构,既体现了“举”字与手的紧密联系,又揭示了“举”字的意义。

1. “手”字底:表示“举”字与手有关,强调了用手去完成某项动作。

2. “与”字:表示“举”字的内在含义,即与他人共同、相互帮助。

三、举字文化内涵

1. 自强不息:在古代,人们常用“举”字来表达自强不息的精神。如“举世无匹”、“举世皆知”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2. 振兴中华:在近代,许多仁人志士以“举”字为激励,投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如“举国之力”、“举世瞩目”等,都表达了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3. 和谐共生:在当代,人们将“举”字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调团结协作、和谐共生。如“举案齐眉”、“举世共荣”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举”字,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汉字,从其组词、偏旁结构到文化内涵,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通过对“举”字的探讨,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汉字的魅力,更能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弘扬“举”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胡适. 中国哲学史大纲[M]. 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王力. 古代汉语[M]. 北京:中华书局,2011.

[3]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华字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