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和男朋友闪婚,一年后有了大宝,现已有了二宝,全家收入仅靠老公一个月五千的工资,生活过得乱七八糟,狠下心来告诉自己,一无所有,就是拼的理由。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鼓足干劲报考21年二建,管理83,法规69,实务80名,一战上岸。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白吃的苦,跨出去的每一步,都是未来的基石与铺垫。
当我看到成绩时,就发誓一定要写一篇
文章,来为我这几年一团糟的生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由于身负带孩子和家务事重任,一拖再拖,直到今天才提笔。回想当初点滴,感觉一切都那么艰难,似乎为了家庭发展的付出多么伟大,但当提笔,一切又都显得平常无奇。

在备考中,我在知乎上获得过很的文字外力的支持和鼓励,帮我度过了备考的灰暗时刻,所以今天也将我的备考经历分享出来,希望能对正在备考的小伙伴有些许帮助。
一、准备阶段?
开始接触二建备考时候,真的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很焦虑。
然后我下载了知乎app,去看各种经验贴,看看二建大神的正确备考顺序,每一科的重点,备考时间分配建议等,再结合自己情况做一个大致的备考规划。这一步真的很重要,千万不要想到哪里学哪里,这样很容易顾此失彼,该重点学的地方没有重点学,反而在不重要的地方纠结耗费时间。二建是一个通过性考试,要尽力做到提升备考性价比,建造师考试领域流传的“规划大于努力”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所以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拿到大部分的分数。
1.各科重点如下:
①施工管理
总体管理科目难度偏低,一共七章,第一章大概20分左右,第二章22分左右,第三章18分左右,第四章20分左右,第五章8分左右,第六章20分左右,第七章3分左右。
施工管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基础性的,是教材的第一章,讲的是组织论的一些相关知识,主要靠记忆,该背会的知识点一定要背会。
第二层次是决定性的,能不能学好第一、二、四、六章的网络图,合同,索赔等知识点,决定了能不能顺利通过考试。这部分的知识掌握情况通常和实务的联系比较紧密,涉及到一些计算,尤其是网络计划图的内容,一定要学会识图,学会计算各个参数,重点在于理解。
第三层次是不太重要的,剩余的第五章,七章掌握及背会必考点就可以了。
②工程法规
法规是一个记忆+理解的科目,第一、三、四、六章分值比重较大,属重点章节。第三、四章分值相对较高,难度相对较低,侧重总结和记忆,属于考试性价比最高的章节。
第一、八章分值和难度较高,着重理解,直接影响考试通过与否;第三章难度介于第六七章和一四八章之间,分值相对较高,属于重点章节,第二五章分值低,内容多,属于考试性价比最低的章节。
学习时,首先要合理分配时间,分值高的部分在时间上适当倾斜,分值较低的部分时间适当减少,其次要调整学习顺序,先看重点难点章节,也要由浅入深。
③实务科目
实务的历年考点不太固定,分值浮动较大,灵活性比较强,每年考试侧重点不同,实务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科目,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至少要花一半的时间和经历备考实务,尽可能多的去做知识储备。
实务注重与现场的结合,题型越来越偏向实操。二建实务涉及6个专业,各专业稍有不同,各位同学在备考中一定要对自己所备考的专业有所了解,分清轻重。
以我考的建筑工程为例:
从各章节分值比重及内容难易程度上来看,第一章分值一般在30-40分且逐年递增,选择,建筑材料、主体结构均为重点。
第二章是建设项目管理,这章主要是案例分析,分值递减但总分值占比最多,是历年考试的重点章节,在选择和案例中都会出现。其中进度、质量、安全、现场为重中之重。考这章的时候必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该记忆的点一定要记住。
第三章是关于建设项目建设的相关法律和标准,验收管理、法规标准可结合质量、技术的内容进行学习,这一章的内容重要性是三章中最低的,但基于务考试内容不固定的特征,这一章同样重要。
二、备考过程
1.制定明确目标
二建考三科,法规总分100分60分及格,管理总分120分72分通过,实务总分120分72分通过,有时还会降分通过。我的目标很明确,法规75、管理85、实务85,给自己留出一定的空间,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的其下,然后再细分到每一个章节上去,不重要的章节就快速备考,不要纠结。
2.打牢基础阶段(60天)
时间安排:法规15天,管理15天,实务30天
第一步:把课程认真学习一遍。网课每天4-6节,我一般是先把课程讲义打印出来,提前把讲义快速看一遍,大概知道这节课要讲什么,不求甚解,然后跟着讲义认真听课,在听课过程中重点内容在讲义上做笔记,课后把讲义上的题目自己做一遍。这样做的好处是做笔记的效率会更高,后期复习也能看到讲义回顾听课的场景,有关联性,记忆效果更好。有一点我一定要提一下,就是把一天的每个时间段细分,非常有助于提升效率。我在听课之前,曾经花了一周时间看官方教材,发现真的看不懂,而且字密密麻麻的,特别容易打瞌睡,所以不建议看教材,如果比较习惯于看教材,也不要看官方教材,可以找一些编撰比较精简,重难点有勾画的内部教材使用。
网课建议:法规难度不大,用哪个老师都问题不大,建议用陈印老师的,法规第一人 ,口碑摆在那儿,不过陈印老师的课比较贵,我当时是在网上的找的免费资源,然后再结合自己做题看书,感觉还是很好上手的。管理可以建议肖国祥老师和冰蚕的宿吉南老师,老肖的课偏理论,比较清晰但不太生动,喜欢稳重风格的同学可以选他,吉南老师的课比较有趣一点,会结合很多案例展开,更容易接受。实务必学冰蚕建造师,这个在建造师备考领域都知道,冰蚕内部案例专项班素有“一月蜕变案例高手”之称,里面的场景分析法、主客限定瞬杀法、黄金案例20题是总结得比较到位的了。
第二步:做专项练习题。每天听课之后,做对应的板块练习题50-100题,很多知识点听课的时候好像都懂了,但是做题还是会错,不经过做题永远发现不了题目的陷阱,也难以进一步巩固知识点。这一步一定要明确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刷题而刷题,而是为了打牢基础,所以在做题时一定要搞清楚每道题考什么?陷阱在哪里?每个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我是主要用的纸质练习题,方便在上面勾画做笔记,题目分析笔记直接我是直接在题本上做的,这样比较高效,也方笔自己后期复习。零散时间用APP题库刷题,我用的是亦申APP题库,里面有错题集可以系统自动收录,也比较方便。第三步:反复做错题。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形成自己的错题本,很多题我们会发现,自己错了好几遍依然会错。我这个人比较
3.系统提升阶段(20天)这个阶段我主要以真题套卷为主,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顺序,上午管理、下午法规、第二天实务,把近5年的真题做了一遍。做完之后再校对答案,认真研究题目,错题分析错误原因,做对的题分析题目考点、陷阱,同时把每个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全部搞清楚。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于通过考试其实已经比较有信心了,但还有部分知识点存在遗忘的情况,管理科目基本可以稳定在75分左右,法规可以稳定在65分左右,但实务科目还是在65分左右徘徊,还没有达到必过的水平。4.实务专项阶段(20天)这个阶段,我只主攻实务,1.5倍速二刷冰蚕实务课程,对课程讲义和笔记再次回顾学习,继续刷真题,分题型训练。同时把书上勾画的错的地方和错题笔记拿出来,哪些部分觉得自己还不懂的或者感觉比较重要的单独拎出来看。对于重要考点比如:建筑材料,主体结构,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现场,验收管理,法规标准等内容单独进行强化。在这个阶段最后,我单独做了两套模拟题,基本达到了单选不丢分、多选少丢分、案例丢少分的效果,分数基本稳在80分左右了。5.考前拔高阶段(20天)这个阶段主要以考前狂背15页纸和内部绝密押题为主。考前狂背15页纸是冰蚕内部配套的,不用再花钱,这个资料做的很精简,每科的重要考点都浓缩精简进去,背熟就完事,上了考场发现很多题直接就是上面的知识点,考到基本能够秒杀,而且资料还编撰了很多记忆口诀、联想记忆法、思维带记图,记忆难度并不大,我每天看一遍,基本到最后全部背下来了,但是这个资料的话,最多只能帮我们多拿10分,关键还是要前期基础打的扎实。其次就是考前绝密押题卷,一定要做而且要认真做,押题卷一般会把每年变化考点和新增考点全部纳入其中命题,而变化的点和新增的点基本每年必考,不说押中原题,但押中考点是一定的,我考的时候就有一道案例题和押题卷上的题目基本一样,就是数据不同而已。
资料汇总:各科网课、近5年真题套卷、纸质习题册、APP题库、考前狂背15页纸、考前绝密押题卷。
三、几点提示
1.考前准备
出了准考证,根据考场安排就可以订房了,提前就把房订好,提前入住,避免突发情况发生。有时间可以去九点看一下房,检查环境,比如通风、隔音等。考试前一天去考场里踩踩点,熟悉环境,了解附近的餐馆之类的,不要吃过于油腻或者腥辣的,保持好状态。
2.考场建议
目前大部分地方二建都是机考,所以一定要在平时熟悉打字,提升打字速度,我身边就有一个老哥,“一指禅”打字,结果考试过程中实务时间不够,进入考场一定要检查电脑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及时反馈(一般不会出现),并且第一时间登陆考试系统。考试系统操作并不难,对于操作完全不用担心。准考证多打印几张、黑色0.5mm签字笔多备几支,万一用的上等。手表的话争议比较大,有些考场能带,有些不能带。带的话只能带机械表,考场一般都是有钟的。可以带水进去喝,建议带一瓶功能性饮料,提神醒脑抗疲劳,哈哈。
3.关于经验贴,一定要辩证看待,这是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会看到很多经验分享,有一个月过二建的,有背诵了必考点就上岸的,也有押题押中50分改变命运的,还有花了一年依然没有上岸的。我们可以不去怀疑其真实性,但一定要考虑其对于自己的可行性,所以在看经验贴的过程中,一定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攫取对于自己有用的信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复习备考。
四、写在最后
不要轻易把梦想寄托在某个人身上,也不要太在乎身旁的耳语,未来是自己的,只有自己能给自己最大的安全感。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别忘记自己想去的地方,不管那有多难,有多远,只要迈出步伐,就一定可以到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