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很反感餐厅取名\"XX研究所\",所以抱着扫雷的心态体验了其中一家
现在餐厅起名字喜欢跟风,比如\"研究所\"这三个字,就被人用到烂了。所以,听到类似的名字,我基本上对餐厅也就没有什么好感,会认为经营者创意有限,只能\"拾人牙慧\"。
最近,有很多朋友跟我安利一家所谓的\"清远鸡全球研究中心\",说是一家做清远鸡鸡煲的连锁店。在X众点评上,来这儿吃过的人,也是一片赞美之声。

我心里一阵冷笑,说到研究鸡,还有比我吃鸡小王子更有心得的人吗?
大中午的,去到西华路,在一条巷子里,找到了这家店子。
走进店门,突然眼前一黑,面前烛光晃动,不由得一股寒意从心头升起。
这种黑灯瞎火跟店外的阳光普照形成了强烈反差,墙上挂的假煤油灯勉强能照出些许光亮,但反而更增添了诡异的气氛。
因为没有窗户,不仅阳光照不进来,而且声音也传不出去,食客在高谈阔论之时,声音回荡在半空中萦绕不散,让我耳朵嗡嗡作响。
这样的用餐环境,可能是我最不喜欢的一种了。
进门后无人招呼,自己找了个位置怯生生地坐下,依然没有服务员前来,壮着胆子喊了几声\"唔该\",才从后厨里走出一位心急火燎的中年人。只是我依然不知道他是厨师还是服务员。大叔热情的上茶、捧来菜牌,诚恳的推介了他们的招牌菜:清远鸡项煲!
我第一次听到\"鸡项\"二字也是不知所云,直到后来查资料发现,\"项\"不过是借音,正字如下:
未!
成!
母!
瞬间就懂了吧?鸡项说的就是没下过蛋的小母鸡!
按照大叔的意思叫了个鸡项煲,不多时,一大锅汤水上来了,里面漂浮着的是红枣、枸杞、玉参、当归等各种药材,沸腾后药材的特殊浓香逐渐散开,想必是清补凉锅底了。
只是用这种相对清淡的方式来烹调鸡,无论是质地还是味道,对鸡肉的要求都是不低的,这家店子的出品能达到水准吗?
半晌,鸡肉斩块上桌,倒入锅中,再次水开,清补凉锅底的药材味中,又混入了脂肪的甜味,闻着很是不错,于是迫不及待开吃!
先吃到的鸡皮,不似白切鸡那样的爽脆,呈现出一种娇嫩;鸡皮在口腔中缠绵纠缠,且软且糯且香且甜,嚼得我不怎么舍得下咽。
鸡肉部分则凸显出了一份年轻的软和滑,轻轻的撕咬就可以完全和骨头分离开,有几块鸡腿肉在锅里上下翻滚了超过半个小时了,吃起来时依然和刚刚下锅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鸡肉的鸡味实在欠奉,吃不出隐藏在肉质纤维中的味道。
吃到最后,象征性的咬了一下鸡骨头,果然不难咬碎,看来是嫩鸡本鸡了。
除了鸡煲之外,其余两款大众点评上大热的牛肉丸和墨鱼饼,看着就是现成超市货,吃起来也无甚惊喜,略过不表。
这家店名字不合我心意,环境我也很不满,服务基本上也不是加分项,但想不到的是,出品还算不错,也算是意外收获了。
饭后,我跟那位一脚踢的大叔攀谈了几句,问到为什么用一种这么怪异的装修风格,他说:\"总公司老板喜欢这样,觉得这样比较有格调,所以我们几家店都是这样的。\"
好吧,我承认,在这里吃饭,即使是大中午,即使吃的是热腾腾的鸡煲,也断然不会有汗流浃背的麻烦的。
Tips:清远鸡全球研究中心在广州有好几家,我吃的是西华路店,地址是西华路84号首层(地税局旁边)。11:00开始营业,分午市、晚市,晚市做到凌晨1点半。
店子环境我极度不喜欢,服务态度堪称佛系,而口味也未到极致标准,不是对清远鸡有执念的资深吃货,建议不用专门过来。
这家店营业时间有点飘忽,来之前最好致电询问是否开张。这次探店之前我已经来过两次,都“摸了门钉”,明白我说的佛系是什么意思了吧?
果然要来,建议只点鸡煲就好,其它真没什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