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便民服务短板(小修手艺修鞋钥匙摊位)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加快,一些修自行车、配钥匙、裁缝店等小修小补”摊位逐渐退 出大众视野。
修鞋要开车出门找修鞋铺、裁裤边要去商场.. ... “小修小补”摊位的缺失,不仅给广大市民生活造成了一定困扰,也让市井小巷中的“烟火气越来越淡。

今年以来,商务部提出,要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让适老化服务、休闲娱乐等设施更加丰富。

连日来,走访了首府部分居民生活圈发现,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小修小补 便民摊逐渐活跃起来,在方便居民的同时,就业促创业,展现城市活力。

补齐便民服务短板(小修手艺修鞋钥匙摊位)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小修小补”让城市重拾“烟火气”

4月6日,文化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道路两旁的摊位老板热情地招揽生意。

在社区便民服务点里的一处摊位前,老手艺人陈光元正拿着专业的锉刀不断打磨刚刚配好的钥匙,几分钟时间,他就将一把光滑且平整的钥匙交到了顾客手里。

一把钥匙刚刚配好,另一位顾客的钥匙紧接着递到了陈光元的手中。
“师傅,这个防盗门的钥匙可以配吗?一把多少钱?”顾客张先生问道。

“普通的钥匙10元一把,防盗门的钥匙费工夫一些,20元一把。
”陈光元师傅回答道。
价格得到顾客的认可后,陈光元师傅便熟练的开始了他的工作。

与陈光元师傅的钥匙铺紧挨着的是老伴黄素英开的缝纫铺,每到下午下班时间,老两口便忙的不可开交。

“我们老两口在这条街上开铺子已经快20年了,来来往往的顾客基本都是社区居民,现在天气转暖了,配钥匙、裁裤边的人也多了。
”黄素英一边整理着摊位,一边热情向介绍服务范围和收费价格:“我们家的价格都很亲民,裁裤边10块钱一条,还能换拉链、缝补衣服。

近两年,社区按照天山区政府要求,积极开展“引摊入巷”服务,不仅为辖区流动摊位提供了固定的经营场所,还不断引进调料摊、修鞋摊等“小修小补”服务新业态,在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也为困难群众提供了就业创业岗位。

4月6日,在位于人民路的鞋子坊店铺内,老板孙文化正在为顾客取清洗干净的鞋子。

“小修小补”让百姓生活更便利

“小修小补”回归带来的不仅是便利的生活与服务的多元化,还有传统手艺的传承发展。

在文化路上,一家40平米的丽佰佳布艺店,凭借价格亲民、手艺好,成为了周边居民心中的“宠儿”。

“我家在这里定做床上用品有六七年了,这里可以亲眼看到布料的质量,老板手艺好,价格也实惠。
”文化路社区居民徐延春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了店铺的忠实“粉丝”。

丽佰佳布艺店老板张希奇经营这家店铺已经20年了,此前,随着网购的兴起,致使店铺生意逐渐冷清。
今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复苏,店铺生意也逐渐回暖。

“店里平均每天能接三四套床品订单,不仅中老年人对传统手艺的认可度高,现在,很多年轻人也逐渐接受了这些传统手工制品,很多年轻人的婚庆用品也在我家定做,看到实物消费者才能更放心。
”张希奇说。

除了传统的缝纫手艺外,传统的修鞋手艺在首府也并未“消失”。

有着20年修鞋手艺的孙文化在解放南路街道马市小区社区辖区内经营着一家20平米的鞋艺店,修鞋、补鞋、洗鞋手艺样样精通。

“现在,大家生活都好了,修鞋、补鞋的人少了,洗鞋的人却越来越多了。
”孙文化介绍着这几年的市场变化。

虽然修鞋的客户群体逐渐减少,但很多生活节俭的中老年人依旧很认可孙文化的修鞋手艺,随着“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现在就连一些年轻人也会时常光顾这里,随着市场在不断更新迭代,这门手艺终将会再次回归到百姓生活之中。

如今,在广大市民心中,“小修小补”不仅是一种物尽其用的良好习惯,更是生活中厉行节约的文明社会风气。

今后,首府各社区将按照商务部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圈一策,推动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完善生活基本保障类业态和品质提升类业态。
同时,推动一刻钟消费服务圈、养老托育圈、休闲文化圈等各类服务功能更好融合,引导便利店、社区超市“一店多能”等。

4月6日,在文化路丽佰佳布艺店,老板张希奇正在麻利的赶制顾客的床品订单。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