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面临“售后难”:购置电车须评估六大风险(电动汽车车主续航里程辅助)

从目前事态来看,如果等不到“白马骑士”,一旦威马汽车彻底破产,十余万车主将面临车机系统“彻底停机”的厄运。

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从此前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变成了以三电系统等为主,在电动汽车维修市场中,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技术、配件供应都掌握在主机厂和三电厂商手里,独立维修商很少参与。
如此意味着,当威马等电动车企因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被淘汰出局,会造成售后服务断链,车主在市场上也无法找到相应的替代品。

一位威马车主的遭遇就是典型例子。
他所购买的威马EX5汽车动力电池出现故障,充电到80%时会自动跳电到100%,用电到剩余20%时车子直接就不能动了。
因为还在厂家质保期内,该车主把车开到济南威马用户中心匡山店维修,近半年时间仍然没有修好,原因是厂家不给提供配件。
车主又联系了4S店,4S店说没法儿经营下去了,让其把车拖走,自行解决。
该车主也多次向厂家投诉,却迟迟不能解决。

车主面临“售后难”:购置电车须评估六大风险(电动汽车车主续航里程辅助)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威马汽车车主面临“售后难”,暴露出电动汽车并不如车主想象的那么美。
因政策大力扶持,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公安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已超1800万辆。
但电动汽车飞速狂奔之下,仍然存在六大风险,除了上述威马车主遭遇的困境之外,还涉及续航里程、充电、用车安全、数据及隐私、辅助驾驶等方面,车主买车时不可不察。

部分电动汽车厂家为了促销,故意夸大车辆的续航里程。
据《华夏时报》今年3月发布,多数新能源汽车4S店标注的都是NEDC综合工况(驾驶循环测试)续航里程,并未标注实际续航。
网约车司机刘先生对《华夏时报》表示,他在2022年5月份提的一款电动汽车,当时标注的续航是505公里,但在实际驾驶中,不论是跑高速还是在市区行驶,续航里程始终只能达到300公里左右,并且到了冬天只有200多公里,有一次还在高速上“趴了窝”。

续航里程名不副实外,电动汽车的充电速度较慢,往往需要六到八小时才能充满。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特别是在急需用车的情况下,长时间的充电时间会让消费者感到非常不便。

对此,电动车企提供了两种方案。
其一是直流快充模式,用时为1到1.5小时。
但快充模式频繁使用,会对电池寿命造成影响。
因此,当前电动汽车仍以交流慢充为主。

其二,某些车企提供了换电模式,但车主所需承担的费用高,同时,换电站投资成本高,已建数量有限。

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是消费者关切的另一大痛点。
近年来,已有多起电动汽车自燃的事故发生,给车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应急管理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仅2023年第一季度,电动汽车自燃率就上涨了32%,平均每天就有8辆电动汽车发生火灾(含自燃)。

电动汽车智能化的方向之一是数据化,电动汽车不仅能通过车内镜头收录车主的人脸数据,还可能对车主居住场所、行踪及消费场所等信息也加以收录,一旦此类数据被车企泄露或黑客盗取,则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根据美国缅因州总检察长办公室今年8月发布的通知,特斯拉公司在5月份发生的数据泄露事件影响了逾7.5万人,其中包括与员工相关的记录,这起事件源自“内部员工的不当行为”。

电动汽车对辅助驾驶技术的应用,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一些车企将辅助驾驶技术称为“辅助自动驾驶”或“自动辅助驾驶”,销售人员在推销时将其吹得天花乱坠,美化为“自动驾驶”,真出事故了,就成“辅助驾驶”了。
当前不少电动车其所使用的辅助驾驶技术本身就存在悖论,既倡导解放驾驶员,又要求驾驶员随时随地监督与准备接管。
如果发生事故,驾驶者、车企两者责任如何切分?

电动汽车存在的六大风险,有些随着技术进步或许能得到改善,有些则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无解,因此,人们购买电动汽车,不能对车企所宣传的“环保”(电池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不低)、“智能化”全盘接受,还是要理性客观评估,再决定是否下单。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远山

责编 陈斌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