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城南将迎来哪些新发展机遇?(改线国道交通新发展机遇)

G206国道,作为莒县南北贯通的交通要脉,是北连潍坊、胶州半岛,南接临沂、鲁南苏北等城市的主要公路通道,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追溯至春秋时代,这条古道曾被誉为“僻处东方之交通要冲”,千年古道延续至今,正是现今206国道的前身。
历经沧桑变迁,先以台潍公路之名在抗日战争时期闻名遐迩,建国后先后易名为潍徐公路、烟汕线,每一次更名都是时代进步的印记。

作为莒县县域交通的脊梁,见证了莒县老城岁月的变迁与沧桑,作为莒县产业布局的核心纽带,G206国道宛如物流商贸经济的强劲动脉,自南向北贯穿夏庄镇、刘官庄镇、城阳街道、阎庄街道至招贤镇,沿途乡镇依托其便捷条件,已崛起为驱动莒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该公路改线原貌自杨店子大桥,公路笔直向西南方向延伸,穿越刘家菜园村西后南下;再到自杨家店子大桥起折向西南绕城改线,改至坝上村南下,后续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多次改线。
每一次绕城改线是莒县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拓展。

上世纪,潍徐公路作为莒城时代的印记,深刻融入了莒县城区的发展脉络,同时奠定了今日莒县城区的布局,见证了早期工业化的初步崛起。

城西城南将迎来哪些新发展机遇?(改线国道交通新发展机遇)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沿线城北地带,是早期化肥厂、涤纶厂、电厂等重工业的布局地,是那个时代生产力进步的鲜明标志。

城西核心地带,路西莒县一中、路东汽车站巍然矗立,其周边商贸批发市场的繁荣景象,人流物流汇聚于此,正因此以土门首、大湖为中心的西城区拓初具雏形。

城南一隅,则是另一番风味,肉联厂、酒厂、造纸厂、大修厂等企业的相继建立,不仅丰富了莒县的产业结构,更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

国道的改线,是城市扩张的重要标志。
本世纪初,鉴于城区向西的迅猛拓展已初具规模,人口密集度显著提升,加之交通流量的急剧增加,原有的交通承载力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潍徐路顺应时代需求,迎来了其首次重大且必要的绕城改线工程。
改线路段自线路北起陈家楼村、大桃园村附近,向西新建(今日照路)至后城子村石泗路交叉口,转向南新建(今山东路)至坝上村南接回老路,形成了莒县历史上第一个新西外环、北外环路,拉开城市西拓1公里的框架。

改线后的西环路,得益于商货运输的穿梭不息,作为潍徐路改线后的新动脉,凭借其便捷的交通条件,道路两侧逐渐新兴物流产业与汽车销售维修市场的聚集地,汽车消费市场的繁荣延续至今。
而北外环,则在改线后依托其先有工业基础、交通区位优势和北部胶新铁路的贯通影响,逐渐形成近城工业园区的产业主要承载地,不但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更是带动了近城居民的就业和经济发展,为莒县城区北拓发展创造了条件。

自2003年起,G206国道再度迎来了第二次改线工程,此轮改线将西环路北延至毛家官庄村北,后向东偏转新建(即今之淄博路),至姚家村北接回老路,新一轮的拓展预示着城北即将迎来发展机遇。
这次改线不仅标志着城区基础设施的又一次飞跃,更深刻映射出城市框架向北拓展的思路。
计划赶不上变化,因城市向东发展,城市西拓、北拓按下了暂停键,自此轮改线后延续二十余载年未再改线,而昔日的原老路线,那条曾笔直穿越岁月的道路,却逐渐在时光的流转中归于宁静,其辉煌渐成过往。

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心城区的扩容,国道206线莒县城区段沿线已融进中心城区,产业形成以国道为轴心布局,串联多个重要乡镇驻地,加上莒县是连通胶东与鲁苏的必经之地,过境交通和城市内部交通互相干扰严重,道路改造扩建达到极限,出现了“国道兼做城市主干道、过境车辆和通勤车辆混行”的情况,交通时常拥堵。
现有G206国道的交通承载能力已逐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变混合交通为快速交通,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2024年6月24日,莒县人民政府网发布《G206威汕线莒县王家墩头至大官庄段改建工程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第一次信息公示》(已进行第二次)标志着第三轮改线拉开帷幕,未来不再穿越莒县中心城区,而是绕城而走,此举正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新一轮的改线项目起点位于莒县城阳街道王家墩头村北的G206与S313交叉处,充分利用S313既有路段,并高效融入通高铁快速路网。

新建路段为S335浮来山驻地南起,向南沿瓦日铁路东侧新建,构建连接莒县西站站前路的便捷通道,深度融合铁路港智慧物流园项目,旨在打造陆港型区域性综合物流枢纽,促进煤炭、粮食等原材料的就近集散,依托瓦日铁路货物专线显著降低运输成本,国道改线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疏散支撑。

线路继续向南经邢家官庄东与莒竹线交叉后跨越坏河,在西苏家庄北下穿瓦日铁路,

经西苏家庄西、水沟崖村西、前沙岭村东、中泉村西、陈家屯村西、终于刘官庄镇夏庄镇交界的大官庄村西接回既有G206。
一举实现刘官庄镇驻地国道的改线难题,带动两条公路之间的空白区域快速发展,不仅有效缓解交通瓶颈,显著提升了塑料产品等货物的运输效率。
通过合理分流车辆,大幅增强了镇驻地的交通安全。

第三轮改线建成后,原国道路线由公路向城市道路转变升级,将有效分流途经莒县城区的货车,缓解周边路网的交通压力,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健全和完善。
西外环将向西延约3公里、北外环向北延约1.5公里,改善城市分割的状态,实现西部产城融合,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莒县中心城区的界限,道路的围合片区进一步拓宽了未来西部区域的开发空间,增强了城市的空间感和层次感,实现产城空间再构建及旧城区再提升。
以改线为契机,推动以路为轴整合带动刘官庄、浮来山两镇的产业纵向融合发展,成为莒县西部地带发展核心地带。

本文为竹间之约原创,严禁未经允许私自转载使用于任何平台,侵权必究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