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是个坎(充电新能源建设电动汽车我市)

每公里仅需7分钱

“就像坐在动车上,没有以前公交车启动时的那种轰鸣声,也没有换挡时的颠簸感,特别平稳。
”市民宋学回忆第一次乘坐从丹东到东港的电动公交车时的情景。

宋学所指的电动公交车,是今年初丹东至东港的同城公交更新的12辆新能源纯电动车。
2011年,我市72辆清洁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2017年初,我市购置266辆新能源公交车,“黄标”公交车全部淘汰;2017年末,我市投入了26辆用于环郊线路运营的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
丹东成为全省首个公共交通零排放的地级市。

充电是个坎(充电新能源建设电动汽车我市)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而家用电动汽车也开始进入市民家中。
“一开始只是给媳妇买辆代步车,没想到成为我们的心头好。
”39岁的关先生家住金叶东方明珠小区,2017年,他购买了一辆国产品牌纯电动汽车。
“开了半年,我就把家里的汽油车卖掉了。
”关先生说,电动汽车尾部没有排气管,车在路上行驶时就显得与众不同。
“当红灯变绿时,一脚‘电门’,我的小车总是秒杀旁边的燃油车。
”关先生笑着说,如果说起步快是电动汽车的第一个优点,那么第二个优点则是节省,由于不用换滤芯、机油等,发动机相关损耗很低。
关先生给算了笔经济账,“纯电动车每公里仅耗费7分钱。

(网络图片)

市民关心如何充电

如何充电是想要买电动汽车的人最关心的。
关先生说:“我一楼有个房子,可以从屋里拉根线充电。
”另一位购买纯电动汽车的孙先生表示,自家有车库,充电不是难事。

但并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市民,想要选购电动车就有点犹豫了。
“电动车是挺好的,但如果不能随时充电,那车辆的续航问题将会成为影响消费者选购的最大阻碍。
”市民蔡先生说,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在于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与电控系统,他看中了几款车型,但比较担心买回去充电桩不多。
除此之外,一些市民还担心电池续航里程、能不能跑长途、冬天电池能不能用等问题。

咨询了多家电动汽车销售商,销售商表示,电动汽车的技术已经很成熟,锂电池组的温度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在低温时先预热电池组,而且多数电动汽车都推出了8年内可免费更换、维修电池的服务,有些商家甚至提供电池终身质保。

(网络图片)

公交充电桩尚在建设

对新能源汽车而言,无论是油电混合动力车、气电混合动力车还是纯电动汽车,都需要专用的充电设备——充电桩。

辽宁省充电桩分布图显示,如今,省内共有348个充电站——626个快充、1500个慢充,而丹东对外运营的充电桩有4个——两个快充、两个慢充。

“我们也着急,现在气电混合的公交车全靠发动机的部分动力来发电,并存储到电池当中,这样充电不稳定,特别伤电池。
”从市公交总公司技术处了解到,他们正在101公交一公司总站停车场处建设10个公交充电桩,目前地下电力设施已经建设完毕,但地上工程仍在建设。
我市在建的公交充电桩还有20个位于东尧桥附近,而新区公交枢纽站也打算建设充电桩30个。

“建好的充电桩就像一个大型立式空调,一个充电桩有两支充电枪,能供应两台公交车同时充电。
”市公交总公司技术处工作人员说,建设充电桩的工程之所以进展缓慢,是因为工程需要多部门协调,既要挖地基、走地下电缆,又要施建地上工程,除此之外,资金也是一个难点,“单纯一个公交充电桩,造价就在30万元左右。

今年5月,我市首座电动汽车“城际快充站”在凤凰山山脚下开工建设,除了凤城市“城际快充站”开工建设外,我市还将分别在东港市、振安区各建一座“城际快充站”。

(网络图片)

充电桩数量目前远远落后

在振兴区花园路的一处二手车市场内,找到了“辽宁省充电桩分布图”中的四个充电桩,有外地游客正娴熟地取出充电枪给车“补给能量”。

4个充电桩的所有者,是一家新能源电动汽车销售商。
总经理曲绍琨表示,把新能源汽车销售出去和铺设充电桩同样重要,只有把充电桩建设好,新能源汽车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如果充电桩数量不够,就会造成使用者的不便,降低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今年上半年的销量是前三年的总和,尤其是丹东出了新能源车牌后,我们几乎天天加班到晚上五六点。
”曲绍琨说,目前,我市充电桩的配套数量依然未能赶上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短期内仍是推广新能源车的最大掣肘。

(网络图片)

建设充电桩究竟有多难

了解到,2017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电化辽宁”工作方案》,方案中提出,“原则上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10%。

事实上,想要在住宅区建设私人充电桩也没那么容易。
了解到,老旧小区缺乏停车位,建设充电桩无从谈起;即使有停车位,也可能会出现小区供电设施容量不够、安装充电桩影响小区电网正常运转、充电桩影响其他业主车辆出入、物业管理成本和风险增加等困扰。

在采访中,部分物业企业并不了解充电桩。
“这里没有安装充电桩,也没有车主询问过。
”面对的询问,万达广场地下停车场的保安人员摇头表示。

“咱们要是有一个统筹的部门就好了。
” 一位有意在我市成熟小区推广建设新能源充电桩的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曾计划投资200万元在我市成熟的小区建设充电桩,“如果相关部门能够结合城市实际,出台安装充电桩的相关细则,破解当前阻碍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面临的充电问题,这样,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为城市环境改善作出贡献。
”该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魏丹阳 编辑│孙坤霖

│王玉

©丹东日报社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