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了“电管家”——国网鹤壁供电公司推行“村网共建”打通用电服务“最后一公里”(用电共建电力网格村民)

《河南日报》9月27日2版见报

9月22日一早,国网浚县供电公司白寺供电所工作人员闫顺利准时来到淇滨区钜桥镇岗坡村“上班”。
在这里,他还有一个新的身份:电力网格员。

“‘电管家’来了,快,先尝尝我刚蒸好的红薯。
”见闫顺利前来例行巡检电路,岗坡村饮马泉薯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天合热情招呼。

村里有了“电管家”——国网鹤壁供电公司推行“村网共建”打通用电服务“最后一公里”(用电共建电力网格村民)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老刘,这两天用电方面有啥问题需要处理吗?”闫顺利像往常一样开始对合作社的“智慧大棚”和红薯储藏窖进行电路检查。

“目前一切正常。
不过‘双节’正是收获和售卖红薯的最佳时间,我这大棚和储藏窖一会儿都离不了电,你再给好好排查下,有你在,我放心!
”刘天合笑着说。

拥有600余亩红薯种植基地和2500平方米红薯储藏窖的刘天合,是岗坡村的“用电大户”,也是闫顺利的重点关注对象。
为了让村民用好电,今年5月,国网鹤壁供电公司积极探索“村网共建”,推行“电力联络员+电力网格员”协同服务模式,在岗坡村等全市5个试点村庄设立“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为村民们提供电路维修、用电咨询、政策解答等有温度的便民服务,同时做好群众诉求、建议的收集和反馈,让村民办电不出村,保障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

“电力联络员由乡镇或村级组织委派的人员担任,可以发挥‘人熟、地熟’优势走村入户,及时掌握和回应群众各类诉求,并与电力网格员建立常态联络,以便第一时间解决村民用电问题;电力网格员,也就是村民口中的‘电管家’,则由乡镇供电所台区经理担任,需定时到电力便民服务点现场办公,确保电力服务及时到位。
”国网鹤壁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孙秀兵介绍。

“以往出现用电问题后,很多村民不知该找谁。
推行‘村网共建’后,不少问题迎刃而解。
”岗坡村党支部书记户爱民告诉笔者,电力网格员入驻村内后,不仅直接帮助村民受理新装、增容、变更用电等办电申请,还主动上门服务,关注村内重点企业和留守老人用电安全问题,为村民解决了不少用电难题。

淇县西岗镇江屯村同样也是“村网共建”的受益者。
在该村“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笔者看到“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内容清单、电力网格员个人信息、供电服务“十项承诺”等一目了然。

“家门口有了充电桩,再不用专门跑到城里充电了,给‘村网共建’点个赞!
”谈及村子里新安装的充电桩,正在给自家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的江屯村村民杜树平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原来,今年6月份,作为江屯村电力网格员的国网淇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马琳,在现场办公时了解到村民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较为迫切后,及时向公司汇报了相关情况。
充分了解村民实际需求后,国网淇县供电公司依据相关政策持续加强了对江屯村的配电网规划和资金投入,并调研选址后安装了占地面积较小、价格相对亲民的交流慢充装,让村民用电省心更省钱。

“现在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村民越来越多了,如今充电桩安到了家门口,大家再也不用担心充电问题了。
”江屯村党支部书记常志华告诉笔者,推行“村网共建”后,“电管家”通过网格化服务,将业务办理和服务关口进一步前移,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用电“零距离”的贴心服务,为该村安全用电、科学用电提供了有力支撑。

小网格释放大能量。
“实践证明,推行‘村网共建’,有助于大幅提升用电服务效率,有效防范各类用电风险。
”国网鹤壁供电公司高级营销师刘世伟说,到2025年,该公司经营区域内每个乡镇供电所至少参与创建一个“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他们将以更加贴近客户和快速响应诉求为目标,不断丰富服务内涵,优化服务方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