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首家“喜憨儿”洗车店开业(洗车中心就业开业社会)

“不难,挺简单的。
第一次来洗车店,我就学着用水枪洗车,慢慢地就学会了。
看着把别人的车洗得亮亮的,我就觉得很开心。
”“喜憨儿”洗车中心员工刘宇航说。
10月21日上午,青岛市第一个专为智力障碍群体提供就业的洗车店——春雨“喜憨儿”洗车中心1号店在市北区兴隆路街道海岸路4号正式开业。
在现场看到,洗车店不大,有两个洗车位,近70平方米,已为8名智力障碍的“喜憨儿”提供了就业岗位。

“喜憨儿”员工正在洗车

“喜憨儿”是人们对智力障碍残疾人的爱称。
从出生那天起,他们就不得不依靠政府、社会、家庭的关爱才能生存。
即使这样,他们依然难以融入社会。
“喜憨儿”虽然身体已经成年,但智力水平如同几岁的孩童。

岛城首家“喜憨儿”洗车店开业(洗车中心就业开业社会)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喜憨儿”员工洗完了开业后的第一辆车,房顶悬挂灯牌显示数字即为已洗车辆数

这家“喜憨儿”洗车中心,是市北区春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主任崔永兰发起的。
谈及开***性质洗车店的初衷,崔永兰说,青岛有很多“喜憨儿”,就业较为困难,她希望找一个新的就业途径,让“喜憨儿”多一项收入,让他们能够融入社会。
目前,洗车中心已经培训了10位“喜憨儿”,有8位已经上岗。
崔永兰介绍,“喜憨儿”行动缓慢,洗车工作正好适合这些孩子,他们有的会擦,有的会喷水,通过培训,孩子们都能融入到工作中。

“喜憨儿”洗车中心是崔永兰去深圳学习运营模式后,落地青岛的。
此前,崔永兰前往深圳“喜憨儿”洗车中心调研考察洗车项目,向发起人深圳市智家“喜憨儿”成长关爱中心理事长曹军学习运营经验,曹军也将开店事项、风险防控、人员管理、洗车技巧等介绍给了崔永兰。
回到青岛,崔永兰与爱心企业青岛即刻修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青岛第一个“喜憨儿”洗车中心。

“喜憨儿”洗车中心员工刘宇航

据介绍,曹军从2015年创办第一家“喜憨儿”洗车中心起,一直在面向全国免费复制推广这个就业模式,青岛“喜憨儿”洗车中心是在全国开业的第35家店。
曹军说,希望成立更多的“喜憨儿”洗车中心,帮助更多孩子和家庭,让这些孩子从社会资源的消耗者,变成社会服务的提供者,希望这些孩子靠自己的劳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谈及“喜憨儿”洗车中心运营的难点,曹军说,面对同业竞争,要满足三个条件,就是把车洗干净、价格一致、时间相同,只要能把这些做好,社会就会来帮扶“喜憨儿”洗车中心。

如何让车主放心来洗车?崔永兰说,通过前期测评、培训,让“喜憨儿”们在黑板上学习怎么擦车,怎样洗车,对车都会有保护。
在洗车时间上,也不会让车主等太久,普通洗车店一般是两个洗车工洗一辆车,“喜憨儿”洗车中心配备了6个“喜憨儿”洗一辆车,相同的时间、相同的质量,为市民提供洗车服务。

青岛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李树青介绍,“喜憨儿”到洗车中心就业,要先进行职业能力测评,根据测评结果,选择通过测评的“喜憨儿”进行培训,培训好了再就业,这样也提高了就业质量,使这部分残疾人稳定就业。
李树青说,“喜憨儿”洗车中心开业运营,可以帮助更多的“喜憨儿”走出家庭,迈向社会,实现就业,实现人生价值,共享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同时,也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喜憨儿’高高兴兴地在工作,目的就是奉献社会,他们觉得,‘我也能为社会做贡献了。
’”

据介绍,市北区春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成立于2014年,现有86名轻度智力障碍残疾青年在中心辅助性就业,为62名重度智力障碍残疾青年提供日间托管服务。
成立青岛第一家“喜憨儿”洗车中心,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是扎实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积极拓宽残疾人就业增收渠道、创新残疾人就业路径、统筹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共同搭建残疾人就业创业平台、促进保障残疾人群社会融入的积极探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