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话题并不陌生
幼儿园、小初高、大学
接着就是上班
这是一条比较中规中矩的人生轨迹
一说起上班
不知道大家脑海里能够想到哪些工作
在教室里讲课的老师
在政府大楼中工作的事业编、公务员
亦或者是坐在电脑前的程序员、编辑、运营
其实在几十年前
那个时候的岗位远不如现在多样
工作环境也没有现在优越
很多人会选择当时所谓的铁饭碗工作
最典型的就是进工厂
在咱昌平其实曾经有很多的工厂
共同缔造着属于昌平的那个工业时代
今天,那些曾经的工业巨人
大多数都已倒下
还有一些经过改制重组,焕发着新的生机
今天记忆君就给大家介绍一些
咱昌平地区的厂子
或许你的父母、亲人曾在这些地方工作
或许你的童年也曾在这里留下印迹
在那个逝去的工业时代
工作环境并不理想
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人
将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在这里
多少年后当他们再想起这些工厂的时候
那份感情是真挚而厚重的
这一点,在当今社会难能可贵
让我们用这篇文章
向那个曾经的工业时代致敬
向那些将最好的年华
奉献在工厂里面的工人师傅
致敬
本篇文章部分文字转自
【陈君远老师】
【北京百科全书昌平卷】
部分图片转自
【北京第二毛纺织厂厂史纪念册】
【中车北京南口机械有限公司】
【北京百科全书昌平卷】
【北京手表厂有限公司】等
在此表示深深地感谢
昌平城区
北京汽车水箱厂
厂址位于昌平城区北环路,前身是小汤山修理社,1970年试制柴油机水箱,1982年更名为昌平水箱厂,1985年改北京汽车水箱厂,1992年与香港弘大国际发展公司合资成立北京弘大汽车空调散热器有限公司。
有职工500人,有设备150台(套),生产六大系列150多个品种的产品,为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等30余家主机厂配套。
北京手表厂
厂址位于昌平城区东环路东侧,曾有职工2000余人,前身为恒昌仪表厂,1957年仪表厂与长城造钟厂合并,成立公私合营的北京钟表厂,厂址在宣武区,1958年6月19日在昌平城区成立北京手表厂,同年9月,试制出17只手表,命名为北京牌,自此结束了北京不能生产手表的历史。
1963年正式投产,1964年带有天安门标记的北京牌手表正式进入市场,20世纪80年代,手表厂年生产能力达250—300万只,被列入全国大型二类企业,手表品种逐年增加,自动手表、单日历表、双日历表、坤表、中型表等陆续投入生产。
昌平第二印刷厂
厂址位于昌平城区六街,建于1984年,有制版、印刷、装订3个车间,以书刊印刷为主,主要印刷各个出版社的书刊、杂志等,拥有彩色平板印刷机、轮转机、手动激光照排机和工业照相机等设备,年生产能力为20万令,装订期刊1000万册。
二毛纺织集团
全称北京二毛纺织集团,北京纺织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国有大型纺织企业,厂址位于昌平城区南环路。
前身是北京第二毛纺织厂,始建于1958年,1994年实行集团化改组后,改称北京二毛纺织集团。下属5个合资企业、10余个企业实体,开辟服装、针织加工、贸易、影视制作、汽车运输和汽车修理等经营项目。
有职工近5000人,拥有毛条8套、毛精纺18000锭、毛针织7000锭3条生产主线,可年产毛条7000多吨、毛精纺织品450多万米、毛线1500多吨。
华都酿酒食品工业公司
昌平区属骨干企业,最早成立的国营酿酒企业,位于昌平城区西环南路,前身是昌平城区和清河镇享有盛名的瑞升泉、聚通、同泉涌、永和泉等烧锅私人酿酒作坊,1949年合并成为昌平酒厂。
明清两代昌平地区酿酒作坊烧锅中,瑞升泉、聚通已闻名京师,酿出的白酒(二锅头)在清代是专供清廷配置莲花白、玫瑰露等皇家御酒的基础酒。1949年昌平酒厂成立前,瑞升泉等烧锅年产二锅头白酒约百吨。
北京昌平酒厂1989年组建北京华都酿酒食品工业公司后,成为了北京大型酒厂之一,有7种产品出口到欧洲、大洋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东信服装有限公司
合资企业,厂址位于昌平城区鼓楼东街,前身是北京市东四服装厂,1958年迁址昌平,1960年开始做出口服装业务,1992年8月与香港扬信行公司合资建立北京东信服装有限公司,拥有3条引进的德国百福服装生产线,5个生产车间。
主要产品有男女大衣、西服、夹克衫和风雨衣等近百个品种,其中金迪牌女西服、卫星城牌女童装、谷兰牌女童裙在华北地区五省市服装评比中荣获第一名。
北汽摩公司转向机厂
隶属于北京汽车摩托车联合制造公司,简称北汽摩公司,厂址位于昌平城区,前身是昌平县农机修造厂,成立于1987年。
设有4个生产车间,1个维修车间,拥有从日本引进的高精度滚道磨床、数控加工中心、组合机床、装配线、喷漆线及产品实验室等。
七一制镜厂
厂址位于昌平城区西环路,1958年建厂,前身是几个生产合作社经过两次合并后建立的北京市七一玻璃制品厂,1964年改名为北京市昌平县七一制镜厂。
主要产品为日用镜、礼品镜、装饰镜、塑料工艺镜等106个规格350多个花色品种,年生产1600万面,产品畅销国内各地并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南口镇
中车北京南口机械有限公司
中车北京南口机械有限公司,前身是北京南口机车车辆机械厂,中国生产铁路机车车辆配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北京地区三大铁路工厂之一,与长辛店二七机车工厂和二七车辆工厂齐名,厂址位于南口镇。
北京南口机车车辆机械厂1906年由詹天佑创建,原名京张制造厂,是中国第一家国有铁路工厂,1910年改名南口机车厂,又称南口大厂,1916年改名为南口机车车辆厂,1921年成为京绥铁路最大的铁路修车厂。
主要产品有内燃机用喷油泵、喷油器系列、内燃电力机车牵引齿轮系列、内燃机车空气压缩机系列、各种机车车辆配件、货车轴承等。
北京平板玻璃集团公司
北京平板玻璃集团公司,始建于1953年,是以平板玻璃生产和深加工为主的建材企业,北京唯一的大型平板玻璃生产厂家,厂址位于南口镇。
北京平板玻璃集团公司前身是由28人组建的南口手工业荆编生产合作社,1960年发展为玻璃厂,1972年建成年产20万重箱的小平拉玻璃生产线,1981年建成年产80万重箱的六机垂直引上玻璃生产线,1989年改称北京市平板玻璃工业公司,进入国家大型二类企业行列,2002年改制成为北京平板玻璃集团公司,成为全国500家大型建材企业之一。
主要玻璃深加工产品有,平弯钢化玻璃、夹层玻璃、镀膜热反射玻璃、导电玻璃、汽车风挡玻璃、雕刻玻璃、银镜玻璃、装饰镜制品和玻璃家具等,浮法玻璃外销17个国家和地区。
北京保温瓶工业公司
以生产鹿牌系列保温瓶著称的国家二级企业,也是中国保温瓶行业中工艺装备先进、产销规模最大的企业,厂址位于南口镇。
北京保温瓶工业公司,前身是北京第九制帽社,1956年由79户个体手工业者组成,生产各式帽子,原址在前门鲜鱼口胡同,1959年迁至昌平南口,1960年转产筹建保温瓶厂,1962年4月,生产出北京第一批鹿牌保温瓶,结束了北京不生产保温瓶的历史。
1978年组建北京保温瓶工业公司,1981年建成6条瓶胆专业生产流水线,1986年有11项产品分别获得市优、部优、国优称号,到1989年,生产的鹿牌系列保温瓶有30多个规格、100多个品种、上千种花色,年产量2000万只。
鹿牌产品曾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作为北京市政府礼物赠送给10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鹿牌商标曾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注册。
北京水泥机械总厂
北京水泥机械总厂,成立于1960年,原名南口镇水泥机械厂,生产制造水泥的球磨机械,后改称北京水泥机械总厂,2001年改制成为股份制公司,改称北京金正源水泥机械厂,目前北京金正源水泥机械厂已经停产。
南口面粉厂
南口面粉厂,于1969年兴建,1971年正式投产,是昌平县粮食局办的企业,现在隶属于昌平区皇城根粮油股份公司,面粉厂曾有职工91人,最高年产量3176万千克,生产品种有特一粉、专用粉等,其产品红叶牌富强粉被商业部和北京市评为优质产品和信得过产品。
南口面粉厂创新出特一粉、高筋特精粉、高筋富强粉、富强粉、精制面粉、特二粉、小包装面粉等十几个面粉品种,通过了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确保了红叶品牌面粉市场地位,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赞誉,被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多次评为无添加剂的放心产品。
北京汽车钢圈总厂
北京汽车钢圈总厂,创建于1971年,原名北京市昌平县汽车钢圈厂,1987年12月经北京市经委批准与原北京市昌平县八一拖拉机汽车修配厂合并为北京市汽车钢圈总厂。
北京汽车钢圈总厂有5条钢圈生产线,为北京吉普车有限公司、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北京汽车制造厂和北京旅行车厂生产各种系列钢圈,年产量达77万套。
北京汽车钢圈总厂为我国填补了无内胎车轮生产的空白,为国产化轿车配套做出了贡献。北京汽车钢圈总厂还与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合作开发了BJ-130系列轻型双排座汽车,年产500辆。
昌平化肥厂
昌平化肥厂,1972年筹建,1974年投产,有职工490人,目前昌平化肥厂已经停产。昌平化肥厂有四条无机化生产线、中心化验室、机加工车间以及年加工500吨钢材的压力容器制造分厂,年产合成氨1.5万吨。
1978年,昌平化肥厂实现利润52.6万元,成为北京市小化肥企业中第一家盈利单位。昌平化肥厂自1978年至1980年,连续3年蝉联北京市小氮肥生产冠军,1981年被化工部命名为全国小氮肥战线红旗单位。1979年,昌平化肥厂在县属工业企业中率先实行生产责任制,拉开了昌平县企业改革的序幕。
南口玻璃瓶厂
南口玻璃瓶厂隶属于昌平区国有资产管理局,是1978年从广渠门外双井迁过来新建的生产线,双井玻璃厂始建于1940年***在东郊建的玻璃厂,目前南口玻璃瓶厂已经停产。
南口玻璃瓶厂专门生产玻璃包装瓶,主要产品有白酒瓶、啤酒瓶、葡萄酒瓶、食品饮料瓶、农药瓶等,年产成品2.4万吨。1995年曾被评为昌平区工业十强企业、1998年被市工商局命名为重合同守信誉单位、2001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被命名为守信企业,曾有职工1000多人。
南口服装厂
南口服装厂于1980年建成投产,拥有职工246人,厂内有各种设备159台,以生产出口服装为主,最高年出口量达19.3万件,目前南口服装厂已经停产。
沙河镇
第五肉联厂
国有中型肉类联合加工企业,厂址在沙河镇,前身是昌平县食品公司,建于1955年,1987年成立肉联厂。
计划经济时代,担负昌平地区生猪、牛、羊收购和屠宰、加工及市区猪肉的调拨、储运任务,1981年收购生猪15.5万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92年猪肉市场放开,国有肉联厂结束独家运营的历史。
第一通用机械厂
中国压缩机行业的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厂址在沙河镇沙阳路,1956年曾生产制造市政机械、农业机械,1958年开始生产制造压缩机。
全厂设有11个生产分厂,包括铸件制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压力容器制造、工具制造、生产装配、机床修理厂等,曾有职工1896人。
生产的压缩机产品以大、中型为主,有往复活塞式、隔膜式及螺杆式,已形成动力用压缩机、石油化工用压缩机、隔膜压缩机、煤气压缩机及电站用压缩机五大类150余个品种。
沙河机械厂
沙河镇镇办企业,建于1991年,厂址位于沙河镇展思门,有职工50人,各类机床29台,1991年8月开始为国营大厂加工冶金配件,1992年—1997年,投资300万元购买龙门铣床、7611镗床、插床、插齿机和滚齿机等设备,自行生产制造5部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