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疫情终于平静下来了,学校准备开学了。前几天,一个家长领着他的孩子,找到我说:贾老师,孩子期末考试成绩不大好,尤其是物理和化学,也太差点了,您给看看,我们孩子是不是不适合学理呀?如果实在不适合,我下学期给她转文科。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和这个家长一样的问题,在文理科选择方面有着相同的纠结,今天贾老师就以这个学生(姑且称为小王)为例,跟大家聊聊如何选择文理科。
学生背景通过与学生交流得知:小王是理科实验班的一名同学,班主任是数学老师,平时喜欢听歌,也喜欢做手帐,喜欢安静、帮助他人,喜欢欢花花草草以及小动物。理科成绩(物理、化学)一般,文科方面也不是特别喜欢。家长比较开明,比较尊重孩子,文化素质较高。

家长带来了孩子高一上学期期中与期末的成绩单(经过整理建立雷达图如下),发现小王的整体成绩一般,理科成绩一般,相对突出的是语文和英语。从成绩中看出,小王确实没有学习理科的天赋,但我们不能单纯看成绩就匆忙下结论。
学生测评情况01学习风格测评
学习成绩与学生的学习风格有关。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学习类型有如下三种(援引自百度百科)
1.视觉型Visual:
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感觉器官和感知通道有不同的偏爱,有些人更喜欢通过视觉的方式接受信息。只使用视觉通道,大约仅能记住材料的25%。
2.听觉型Auditory:
有一些人更喜欢通过听觉了解外在世界,只使用听觉通道,大约能记住材料的15%,而视听结合,使用多通道参与学习活动,则能记住材料的65%。
3.动觉型Kinesthetic:
一些人更习惯通过动手(或身体运动)来探索外部世界,从而掌握有关信息。
测评结果分析 :小王得分14分为:视觉(6)、听觉(5)、动觉(3)。测评结果和孩子平时上课状态是一致的:小王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关注老师的板书,并记录完整的课堂笔记,很少有小动作。
由于我国的教育现状,还不能做到真正的小班教学,老师也不能做到关注到每一个孩子,所以现在的教学模式依然是老师讲的多,学生动手操作的少,所以小王的这个学习风格是比较适合现在课堂的,她也是我们老师比较喜欢的一类学生。
02多元智能测评除了学习三种学习风格对学生成绩有影响之外,还有一个影响因素——多元智能(以下多元智能内容援引自百度百科)。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经过量表测评,小王的多元智能测评结果如下:
测评结果分析:小王的人际交往智能得分最高(比较符合她特别喜欢帮助人的特点),自然观察智能得分次之(所以她比较亲近自然,喜欢花花草草),语言智能得分第三(所以她的语文与英语成绩是这几科里最高的)。
但是她的逻辑智能得分不高(她的物理成绩确实不好,数学成绩还行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班主任是数学老师,有班主任优势在里面),身体智能得分最低(她的运动能力比较差)。
尽管她的逻辑智能得分不高,可我们还是不能下她适合学文的结论,原因我会在下面说明。
03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学生学文学理的选择,都是为了今后的大学专业以及工作做准备。而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兴趣不在学的东西上面,学起来会很痛苦,就算坚持到工作的时候,也很难坚持到底。如果对所学的有兴趣,就会事半功倍,以后的工作之途,也会平坦许多。而在测量职业兴趣,比较普遍的是霍兰德职业兴趣。
霍兰德职业兴趣自测(Self-Directed Search)是由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John Holland)根据他本人大量的职业咨询经验及其职业类型理论编制的测评工具。
霍兰德认为,个人职业兴趣特性与职业之间应有一种内在的对应关系。根据兴趣的不同,人格可分为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传统型(C)、现实型(R)六个维度,每个人的性格都是这六个维度的不同程度组合。
小王的霍兰德测评结果如下:
测评结果分析:小王适合人力资源人员、策划、职业顾问、战略规划人员、销售经理、市场(拓展)人员等行业,不适合科研或者枯燥的与数字、机械打交道的工作。
我的意见与建议我的建议:不建议转文科。原因如下: 1.孩子整体成绩一般。尽管理科成绩不高,逻辑智能一般,但是对文科内容也不是特别喜欢,而且文科想要学好也需要很高的逻辑智能。鉴于对文科兴趣不大,理科在高考可以选择的科目比较多,在以后考研、就业选择面比较大,而且理科毕业的学生对文史类的行业也能够胜任,反之不尽然,所以我做出了不转文科的建议。 2.尽管孩子喜欢听音乐,做手帐,但是我们不能把兴趣爱好与志向混淆,毕竟走艺术道路,需要一定的天赋与家庭条件,如果孩子特别想走艺术的话,可以去检测一下,看看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以及是不是真的喜欢,能不能够坚持下去。 3.学习成绩提升建议:有的放矢的学习化学、生物,相对多一点时间用来记忆相关知识点,相信一段不长的时间之后,这两科就能有很大的提升;物理要坚持下去,一定不能畏惧它,最终一定会有收获。
结果经过我的解释与说明,家长与孩子打消了转文科的想法,孩子同时表示,接下来会认真学习,把理科成绩提升上去,并表示会认真完成我留给她的作业(在霍兰德职业兴趣之后,我给了她一些专业的建议,并要求她利用没开学这段时间,寻找一下这些专业都有哪些院校在开设,自己喜欢哪所院校,并以它为目标,进行努力)。
贾老师要说:
1.测评只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孩子,但是不要给孩子设边界,孩子的潜能是无穷的,而且孩子还在成长,这些结果还会改变,为了让结果更加准确,我们可以每年给孩子测评一下。
2.选文理科的具体建议:
(1)科目优势比较明显的应该扬长,即理科强的选理、文科强的选文。
(2)凡总体成绩一般,科目弱势比较明显的应该避短,即理科弱的选文,文科弱的选理。
(3)凡各科成绩比较均衡,并对文史类没有特别兴趣的一般应该选理。因为学理不仅报考时选择院校及专业的余地更大,而且以后考研、就业的范围更广,就业机会更多,适应岗位的能力也更强。须知学理的今后若从事文史类专业的工作大多能够胜任,反之则不一定。
(4)对于数学成绩特别好、文科各科也不错的孩子,如果对理工类没有特别的兴趣建议选文。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来极有可能成为文科尖子生。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学文的是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理科成绩(包括数学)不太好的学生。如果文史类科目不比他们差,而数学却比他们好,自然就成尖子生了。
(5)同理,对于语文、外语成绩特别好,理科各科也不错的孩子,如果对文史类没有特别的兴趣建议选理。
【我是@贾涛贾老师,有着十多年教学经验的高中数学老师、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如果你有任何的教育、高考、志愿方面的内容,都可以私信与我交流,也请关注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