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以来
网友们反响热烈
不少热气腾腾的意见建议

不断地送达我市相关部门
今天来看看网友们有哪些意见建议
相关部门又做了哪些回复呢
看!
相关部门的回复来了!
意见回复
▽
Q:
@杨彪:希望引进知名企业落户樟树,促进年轻人就业。
A: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认真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创新招商方式,做到疫情防控与开放型经济工作“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
(一)项目建设成果丰硕。截至目前,全市新引进签约项目37个,签约资金146.6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2个,20亿元以上项目3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即:投资20亿元的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投资20亿元的中药经典名方产业升级及智慧物流项目、投资20亿元的仁仁大健康产业集群项目、投资51亿元的浙江聚邦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
(二)深入推进拟投资项目。洽谈推进司太立扩建项目、晶昊盐化热电联产项目、江西华泰瑞户外用品制造及出口项目、樟帮创新创业产业园项目、安徽亚格盛新材料特种气体生产项目等重大项目。
(三)制定惠企帮扶政策。制定发布了《2020年开放型经济工作暨招大引强项目提升年实施方案》《樟树市工业项目招商引资优惠新二十条》《引进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扶持奖励政策》等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聚焦知名企业、行业龙头招大引强。
Q:
@優子:印象江南十字路口,郭里菜市场等樟树人流大的十字路口,建议红绿灯开着。垃圾分类还不够明确,垃圾桶种类设置少。
A:
1、关于“印象江南十字路口,郭里菜市场等樟树人流大的十字路口,建议红绿灯开着”的问题。市公安交警大队反馈,这些红绿灯路口暂时没有开,原因是市政工程公司根据市政府工作安排,从2020年7月15日开始至7月底,对盐城大道(共和东路至葛玄路段)破损沥青路面进行维修,并向市公安交警大队申请了关闭沿途七个路口的红绿灯。现该路段施工基本结束,路面标志标线还没有施划,盐城大道与共和东路、学院路两个路口还没有结束,其余五个路口于8月4日已恢复红绿灯,感谢对市交警大队工作的支持。
2、关于“垃圾分类还不够明确,垃圾桶种类设置少”的问题。市城管局反馈,从2018年3月,我市开始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试点工作,按照《樟树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方案》和《樟树市2018年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试点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初步在城区淦阳、福城、鹿江三个街道选取了16个社区、114个住宅小区作为试点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设垃圾分类收集亭实行垃圾分类投放,设置了四种垃圾桶即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目前主要是在住宅小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探索推进。城区公共场所、临街店面、街道道路还未实施垃圾分类,在城市道路旁只设置了两类果壳箱“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供出行市民投放垃圾。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在摸索的过程中逐步推进,扩大垃圾分类区域范围。下一步,市城管局环卫处将按照宜春市对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持续发力推动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Q:
@春华秋实:值此市政府装修药都大道之时,希望有关部门把供销大楼的楼梯栏杆维修一下,栏杆已破烂不堪了,小孩、老人上下楼梯很危险,不要等出了事故再去处理,那真的是晚了,拜托!你们可以去实地看看,晚上路灯都没有,一片漆黑。
A:
供销大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属老旧小区,供销社改制后,供销大楼宿舍现都是私人所有的商品房。2020年,樟树市政府组织进行立面改造工程,供销大楼作为第一批示范点。您所反映的大楼内的安全隐患问题,淦阳街道燕山社区已于2020年6月,向市住建局递交了有关修缮供销大楼宿舍的申请报告,申请对供销大楼宿舍的楼梯围栏、扶手、路面、楼面、楼顶进行修缮和加装路灯。市住建局回复将与房管部门沟通,争取纳入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Q:
@邓荣诚:本人樟树市昌傅镇邹岗村人,一家人目前都外地居住生活。7月查询电费账单,用电户号0166997028。发现6月在无人在家用电,所有用电设备关闭的情况下,竟然还产生了77度用电的账单。拨打昌傅供电所电话咨询,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含糊其词,态度不好,未告知异常原因,也未给出具体解决办法。没办法,只好向有关部门求助,寻求解决办法,希望有关部门优化用电环境。
A:
经供电公司核实,客户邓荣诚的电表安装在邻居屋檐下,电表至家中牵的线绕邻居家钢筋过,因线有破损导致漏电产生了77度电。客户邓荣诚之前拨打昌傅供电所电话因值班人员不了解情况,所以当时无法向客户解释清楚。客户经理孙荣林8月3日到现场了解情况发现漏电,且邻居不再让表安装在其屋檐下,故8月4日带材料将客户邓荣诚电表移至客户家中,并电话告知客户邓荣诚产生电量77度电的原因。
Q:
@陈莎:张家山街道荷湖小区常住人口非常多,建议这边建一个公园,提高人居环境,二桥下面江边也可以搞一个类似于南昌瑶湖一样的人造“马尔代夫”,那边河下村有很多树,还有古树,很适合做成游乐休闲圣地和网红打卡地,跟对面的龙溪河湿地公园隔岸呼应!
A:
2013年,张家山街道以镇村联动建设为契机,在荷湖小区旁新建了1个运动游园,占地7330平米,内设篮球场、羽毛球场和网球场,并配套建设了停车场、休闲和健身场地。同时,在紧邻荷湖中心村北侧新建了“和福公园”,面积30.3亩,分休闲活动区和绿化漫步区。另药都大桥(二桥)旁的地块处在赣江河道内,已纳入樟树“一江两岸”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
Q:
@敖喜龙:沿江路这一带能否加一些垃圾桶在马路边上,乱扔垃圾的人太多了。
A:
按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要求,城市主次干道每100-200米设置一只果壳箱。市城管局环卫处经调查,沿江南路(从晏公堤滨江壹号至大码头共和西路口)全长1800米,居民住宅区多,按间距100米设置道路两边果壳箱共有40只;沿江北路(从共和西路口至吴城路)全长3700米,人流量较少,按间距200米设置道路两边果壳箱共有46只,达到环卫设施设置标准。
为改善道路环境卫生,市城管局环卫处将加强果壳箱设施管护,摆放整齐、及时清洁,加强道路巡回清扫保洁,及时清扫路面垃圾。同时,希望市民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不随手乱扔垃圾,多走几步将垃圾入桶,共同维护城市环境卫生。
▽
Q:
@沈晨光:关于城市环境建设的问题。一是城区路面维修问题。城区路面(步行砖路面)虽然每年都翻修换新,但是小汽车停在上面,过不了多久还是碾压坏了。原因有很多,地砖质量原因,汽车碾压也有。这个问题既劳民伤财又影响了市容市貌。建议:地砖挑选强度大适合碾压的或者规范机动车停车,有条件的话可以建几个停车场规范机动车非机动车。二是小区垃圾分类。小区里的垃圾筒齐全,但是有些小区物业清洁人员为了省时省力,在集中清理打包装车前还是放在厨余垃圾筒里。最后一公里很难落实。建议:社区对业主实施宣导,开展积分兑换或者公益分活动,做的好的进行表扬或适当奖励。对物业和清洁人员进行垃圾分类评比,做的好的进行电视媒体表扬或适当奖励,做的不好的可以鼓励或者批评。
A:
1、关于“城区路面维修”问题。今年五月份以来,我市开展了“十大清零”行动,重在减少城市“脏乱差”现象。经过此次清零行动,主干道人行道板破损基本清零。后续,市城管局市政园林处还将持续加强对市政人行道板设施的巡查与养护,及时做好人行道板破损、修复、补缺工作。由于部分人行道板老旧易碎,市城管局正逐步实施老旧人行道板改造,先期拟对杏佛路两侧老旧人行道板进行升级改造。
针对小车停放压坏人行道板问题,一是利用部分南桥拆迁地改造为临时停车场,共新建临时停车场5个,改造面积约12400平方米,有效缓解老城区淦阳路、共和西路、楼门前路等人员密集区域停车难、随意占道停车的问题;二是按照“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部署,计划将虹桥菜市场临沿江路和四特大桥规划路人行道、府桥路与盐城大道交汇处北侧空地、盐城大道学院路至体育局段空地等空地改造为停车泊位;三是市城管局市政园林处将加强巡逻,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从严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
2、关于“小区垃圾分类”问题。目前,城区16个试点社区114个住宅小区都已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社区聘请垃圾分类督导员,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在垃圾分类收集亭旁进行分类引导。其中,5个社区(福城街道的福城社区、沿江社区、新民社区,淦阳街道杏佛社区、清江社区)开展了居民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对居民垃圾分类进行评比。对垃圾分类做的好的,由分类督导员在评比表上盖章累计积分,积分累计到一定数量可兑换奖品;对垃圾分类不正确,分类督导员现场指导并进行二次垃圾分类。
针对小区物业清洁人员为了省力省清洗其他的垃圾筒,未正确利用好分类垃圾桶的行为,市城管局垃圾分类管理中心将对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管理加强巡查督查,由社区督促物业公司加强清洁人员管理,配合做好垃圾分类,并协同社区加强垃圾分类督导员管理。制定垃圾分类督导员工作考核制度,对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从而提高小区垃圾分类投放质量,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
▽
Q:
@152552:建议集中整治城区机动车辆远光灯,远光灯危害特大。
A:
市交警大队在8月3日每周例会上进行了专题部署,集中对城区道路不按规定使用灯光进行整治,因“不按规定使用灯光”无有效取证设备,固定违法证据困难,不能对驾驶员进行上网查处。为此,市交警大队安排警力上路使用执法记录仪、摄像机进行拍摄,对违法驾驶员进行学习教育、站岗和写保证书,从而逐步减少和消除“不按规定使用灯光”交通违法行为,改善城区交通环境,减少和预防交通事故。
▽
Q:
@何豆豆:城中有些空地被市民用来圈地种菜,有些没有车库而又买了小车的市民因为没有地方停车,所以乱停乱放,导致阻碍交通。
A:
1.圈地种菜问题。按照《关于印发2020年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点的通知》樟综整[2020]1号文件要求,城市管理局研究制定了“十大清零”行动方案,其中包括城区菜地清零行动,按照方案中时间节点目前已完成调查摸底、基本清理整治完城市建成区的城市道路两侧、空地及周边区域的占地种菜行为,后续城市管理局与辖区街道将进行常态化管理,加强监管,发现占地种菜及时清理,同时将对清理后的公共部分的空(裸)地进行播种草籽复绿或硬化做停车泊位。
2.停车难,乱停乱放问题。城市管理局城管执法大队将在后续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管理。一是利用部分南桥拆迁地改造为临时停车场,共新建临时停车场5个,改造面积约12400平方米,有效缓解老城区淦阳路、共和西路、楼门前路等人员密集区域停车难、随意占道停车的问题;二是按照“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部署,计划将虹桥菜市场临沿江路和四特大桥规划路人行道、府桥路与盐城大道交汇处北侧空地、盐城大道学院路至体育局段空地等改造为停车泊位;三是城管执法大队联合交警部门对乱停乱放行为定期开展联合整治专项行动,强化巡逻管控工作机制,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从严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
▽
Q:
@沈晨光:关于乡村振兴的问题。一是农村空心化问题。农村空心化不是一个好现象,不能赶着农民进城,农村目前老人妇女和留守儿童多,年轻人和壮年男性都出去了,既容易引发经济问题,也不利于农村治安稳定。建议:还是要坚定不移地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开展农业合作社经营活动,多样化经营,农民不能仅仅是种田种菜的,农村也可以百业兴旺,家禽家畜养殖、竹艺编织、中草药种植,多方面给村民进行培训,让大家都有技能,引导发展网上经营,发展多元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的保护,尤其是土壤和水源,不可粗放发展。二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我市的不少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还是差些,家长不在,出去劳作,匮乏的娱乐和教育活动容易让孩子们下水游泳,出现安全问题,过度玩手机又会让孩子沉溺其中影响学习。建议:政府的新基建可以多向农村倾斜,弥补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教育基础设施的短板,促进农村振兴,基础设施短板补齐了更多的劳动力和企业才会更青睐于在农村投资办厂兴业,村民就地就业,有利于防范新一轮的经济危机。
A:
一、关于“农村空心化”问题
我市农业农村局正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突出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着力稳定粮食生产,抓好生猪稳产保供,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开展示范村镇创建,补齐“三农”工作短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加大宣传力度。深入乡镇村组、深入田间地头,以多种形式对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范围、管护标准以及宅基地改革和管理相关政策,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筹资筹劳以及村庄管护管理,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加快补齐工作短板,坚决打好乡村振兴暨农村人居环境的主动战。
(二)着力打造秀美乡村。一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清洁行动、村容村貌提升以及长效管护等各项工作。结合春节战役、春季战役、夏季战役“三大战役”,全面推进“三清二改一管护”村庄清洁行动,建立健全“五定包干”村庄环境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目前已建成乡镇垃圾压缩站16座、污水处理站16个,完成农村户厕改厕82633座、农村新建公厕154座,完成7条交通线沿线可视范围内所有房屋的立面改造和景观改造。二是抓好秀美乡村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创建“十个一”“十个有”工程,全力开展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着力打造7个秀美示范村庄,全市263个省建点、872个自建点已基本完成拆除清理工作,“七改三网”基础设施建设在稳步推进中,实现全市新农村建设“全覆盖”“扫一遍”。每个行政村长效管护经费达5万。积极应对疫情防控以及洪涝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以及厕所保洁消毒等工作,切实抓好汛后环境整治。三是抓好农村“厕所革命”。按照“卫生、经济、环保、适用”原则,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整村推进,采取上级扶助、市乡补助、农户自筹、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共完成农村户厕改厕建设82633座,完成农村新建公厕154座,改厕率达85.08%。
(三)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一是开展农村土地确权,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夯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基础。二是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上级部门的具体要求,通过采取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权设置、建立集体经济组等一系列措施,完成“资产变股权、成员变股东”的改革任务。通过改革完善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三是纵深推进宅基地改革。在总结巩固试点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全域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 2020年底前全市所有村组完成改革任务。四是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政策引导,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辐射带动能力,全市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0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5家,市级龙头企业50家,从业人员近2.67万人;全市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34家,家庭农场332家,农业流通中介组织 120多家,建立规模以上种养产业基地258个,打造农业品牌201个。
我们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破解制约“三农”工作突出问题,加快补齐“三农”领域突出短板,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而破解农村“空心村”问题,带动农村新一轮的生产积极性,从而达到资源合理利用,城乡协调发展的效应。
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问题
樟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和关爱留守儿童工作,2014年,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评定我市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2017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了国家复查验收。2019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15.51亿元,其中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331.12万元。近两年,市财政安排农村学校改造修缮的项目41个,安排资金5049万元,基本实现了我市农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今后,市教体局将进一步抓实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树立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樟树教育新形象。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樟树“优环境、促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关心和支持!
祝您生活愉快!
市委“优环境、促发展”大讨论活动办公室
2020年8月17日
你的关心,我们的关注
樟树发布“优环境、促发展”建言通道
建言征集活动持续进行中
欢迎你踊跃建言!
支招!
有意见就有回复
是不是参与感越来越强了
继续给我们留言吧
您的关注,会让我们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