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石家庄参加的2018面河北高考,理科,正常发挥,高考成绩621分,出来成绩的那一刻,我们也都挺高兴的,省排名14000多,几十万人能排到这名次,我们也知足了。
接下来就是志愿的事。那时候,有些学校还有自主招生。在高考之前,我们还报名了重庆大学的自主招生,提交了资料。高考后赶到重庆参加了考试,遗憾的是,当时自主招生总成绩差0.5没有被录取。
也是那时在重庆期间,我一个高中同学非常热情地接待我们,他是重大建筑毕业的,后来还读了博士,开了自己的设计院,我们是非常羡慕。

席间,谈起高考志愿,老同学也是非常真诚的建议我家儿子报考建筑学,说这个行业起码再有十年二十年都不会差。老同学做这行业那么多年了,他的建议也是发自内心对我们好。
我们在此之前,也是研究了一下各个专业,开始孩子自己是想学计算机的,但也不是特别坚定地想学,经过重庆之行,同学也说建筑要比计算机有出路,我们也就更偏向了建筑学专业。
高考成绩出来后,结合省排名,把深圳大学当做冲的,把河工大当做稳的。那时候,孩子自己也还是犹豫要不要报上一个计算机的,当时他更倾向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而我更倾向于建筑学,所以就没有报航电,河工大成了稳的志愿。
结果如期而至,河工大建筑学录取了,没有太多的惊喜,因为当年河工大录取最低分才590多,孩子621分当时在河工大能上任何专业,什么计算机,人工智能,电气类,都可以上,儿子感觉这分数上这学校有点亏。
不过,我们也不是班里最高分,入学后发现有舍友633分的也报考了这个专业,这样的话,孩子心理也平衡了不少。
接下来就是大一的学习,大一新生都感觉新鲜,报名参加了不少社团,加上大一时专业课也少,所以也没有感觉到这个专业有什么不好。在大一结课时,学校也有调剂专业名额,孩子的绩点也完全符合调剂要求,这时候孩子并没有别的想法,因此错过了调剂专业的机会。
到了大二,专业课逐渐多起来,作业需要经常熬夜,孩子逐渐觉得对这个专业不感兴趣了。尤其是下学期开始,熬图越来越多,有时经常会通宵,再加上房地产开始走下坡路,网上一片劝退声,孩子对这个专业也有点心灰意冷了。
也是在这时候,孩子想到了出国,而且有出去不回来的想法,所以选择了加拿大作为目标,我们虽然心里不愿意,但表面上也没有反对孩子,就一个独生子,我们是不愿意孩子离开自己的。接着给孩子出了报雅思培训的钱,准备考英语,把加拿大留学作为一个美好的愿望。
期间,赶上了疫情,雅思培训没有参加,各国防疫政策不一,孩子的出国心情一下子也乱了。到了大三,孩子在学校处了女朋友,焦虑的心情也逐渐好转,也是因为这,孩子考虑还是不要出国了,将来在国内考研。孩子做完决定后,我们找机构退了雅思培训和中介费,留学之事告一段落。
大三之后专业课更多,学习更累,熬夜越来越多,孩子不断脱发,看得我们都心疼。不过,有女友陪伴,心情也没有那么差了。
也是这时候,房地产一下子进入了低潮,网上对于建筑学专业的讨论也越来越悲观。不过,孩子还是正常熬过来了,到大五时也准备了考研。最终,考研失败,孩子又不甘心本科就业,看着建筑日益没落的场景,孩子决定转交互专业出国,又报了雅思和作品集培训机构。
经过毕业后近半年的准备,作品集拿了下来,申请了英国的一些学校,拿到了几个offer,雅思也到达6.5,目前最好的一个是利兹大学,QS世界排名75,准备接受这个。
可以说,建筑学这5年学下来真是很累。关键是,看到目前许多设计院的状况,好多都在裁员减薪,这和孩子们的辛苦付出和良好预期完全不符,所以,孩子们能考研的考研,能转行的转行,这是正常现象了。
都说建筑学是夕阳专业,而且已经有名校开始把5年制改成4年制,可以看出一些学校的建筑学专业已经完全没有了热度,不知家长们还会不会给孩子选择建筑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