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19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安阳市从国家博物馆借展后母戊方鼎到殷墟博物馆展出。展览当天,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被破例允许触摸鼎身,场面异常感人。他是谁?又与后母戊鼎有着怎样的故事?
安阳市殷都区有个武官村,武官村有个吴家大院。吴家在当地是大户,殷墟王陵区大墓有些就处在吴家的田地里,吴家的老坟地柏树林也在这一带。1939年初春,为了保护偶然在吴家坟地里发现的后母戊鼎,吴培文偷偷把它临时埋到吴家大院的焚书坑里。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告密者将这一消息透露给驻在安阳的日军,引来了日本人的三次大搜查。最多一次来了近300个荷枪实弹的日本兵,把整个院子几乎翻了底朝天,幸运的是,他们始终没能找到后母戊鼎。

2005年,为了助力殷墟申报世界遗产,后母戊方鼎回到安阳“省亲”,吴培文再次见到了后母戊鼎。河南省文物管理局为他颁发了“文物保护特殊贡献奖”,表彰老人保护后母戊鼎的壮举。
安阳殷墟是后母戊鼎出土的地方,也是甲骨文的故乡。外地人到访安阳,除了名震海内外的殷墟,中国文字博物馆越来越成为另一个必去之处。
作为国内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它依托数千件文物精华,系统诠释了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堪称“一部让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文字归巢”,首任馆长冯其庸曾这样评价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设立。
从早期的甲骨文单字释读发展到利用甲骨文进行综合研究,100多年来,甲骨学已经成为国际显学,甲骨文的研究方式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大数据推动甲骨文研究进入“云时代”。2017年,殷墟甲骨文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是安阳在殷墟申遗之后取得的又一个世界级荣誉。
商代晚期,国力强大,作为甲骨文中经常出现的“大邑商”一定比我们所知的殷墟范围更大,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将目光更多的放在殷墟核心区以外。自2010年起,殷墟外围发现多处重要的商代遗址,这些遗址位于殷墟外围3至15公里内,以殷墟为中心分布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人类的记忆
——中国的世界遗产》
《殷墟》(下)
12月20日
CCTV-4 22:00
敬请收看
来源:CCTV4《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来源: CCTV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