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七月即将结束,22考研的同学们暑期强化阶段复习时间即将过半,23考研的同学们也开始紧张起来,开始观望自己要考的专业特点,难易程度,尤其现在考研的形势越来越紧张,报名人数逐年上涨,考研越来越难,尤其是考名校的研究生。所以小酥今天给大家讲一下有关跨考经济学的那些事儿。
全国考研学生中将近有三分之一选择跨考,经济学又是跨考的热门专业,跨考经济学其实是很常见的,而且经济学位列跨考专业前十,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跟它的就业前景有关,经济学专业尤其是金融学,名校毕业生就业前景非常好,毕业之后都是进入大型国企、银行总部、国家监管机构、投行、基金等,薪资待遇都不错。过年回家,亲戚朋友一问,谁不想给亲戚朋友一说:我在上海的外滩工作,公司在多少多少层。经济学的就业前景小苏上篇文章也已经讲过。

经济学考研难度如何?
经济学考研当然是有难度的,热门专业考的人数多当然会卷,不光是专业课,经济学还要考数学,有些小伙伴一听数学就被劝退了,但是也不要太过害怕,小苏身边也有很多文科专业的小伙伴跨考经济学成功上岸。
首先是非经济类学生跨考,跟大家说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当你考金融学进入复试以后,会让每个进复试的同学签到,表格上会有每个同学的信息,你会发现跟你一起参加复试的同学会有化工专业、农牧专业、数学专业、生物专业、甚至是文科专业。这些跨考专业甚至能占到复试的一半人数。所以大家应该能懂了吧,经济学类尤其是金融学专业,跨考生占很大一部分,而且还是进入复试的考生,你就应该能想象到经济学专业的跨考难度了吧。
跨考生跨考经济学的优势
想不到吧!
其实有些专业的跨考生相比本科专业就是经济学类的同学还要小有优势,小酥在这里为大家举几个例子:
1.数学、物理等理科专业:
经济学在硕士阶段会通过数学公式、物理公式来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如考研参考教材中有很多与数学相关的许多公式,并且专业选择也可以选计量金融学,在复试的过程中跟老师交流一波数学、物理公式会极大提升你的上岸成功率。
2. 计算机等工科专业:
一方面是数学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会进行编程,当老师给你很多数据的时候,你只需要来一套强有力的程序跑一跑得出一个结论,就能很快地完成导师给你的任务。
3. 其他理科专业:
当你本科专业是农林、化工、生物等专业的时候,数学在本科也学习过。而且你本科专业的人脉就是很有价值的财富,如果你研究生毕业能进入投行等,可以通过本科的资源迅速了解行业形式,况且你还懂本专业,相比较本硕都是经济学类的研究生有很大优势。
4.文科类专业:其实文科类专业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背书记东西。经济学初试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考生来背书,虽然里面也会有需要推导的东西,但是需要背诵的知识还是占很大一部分。而且复试的时候导师也会喜欢招纳一些不同专业的考生。
跨考生跨考经济学的劣势
1.专业基础薄弱
这几乎是所有“跨考生”的通病,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学科,所谓隔行如隔山,本身专业基础就几乎为零,还要与本专业考生竞争,其难度可想而知。对于文科专业的考生数学也更是另一大难关。
建议:一定要提早复习专业课,千万不要临时抱佛脚。文科考生也需要提前复习数学。
2.考研成本高
当你不了解一个专业的时候,你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了解一个专业的院校招生信息、考研动态、参考书目、和相关专业的资料和信息。当然这些工作也可以交给小苏来做!
3.备考心态
跨考的心态和考本专业的心态也是不同的,跨考面临的压力和困难都比较大,所以容易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影响备考效果。小酥也会不定时发一些关于调节考研心态的文章,大家也要及时关注鸭!
/ 参考书目 /
小酥带你了解一下经济学的经典教材,以北大软微金融科技专业为例: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
《中级微观经济学》范里安
《宏观经济学》曼昆
《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尼科尔森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
《中级宏观经济学》张延
院校层次划分
第一梯队,全国TOP2院校,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第二梯队,顶尖院校和财经名校,985综合院校和两财一贸,这里的两财一贸包含中央财经、上海财经、对外经贸;985综合院校即所选院校经济学实力强大,比如复旦、人大、南开、厦大、中山等。
第三梯队,经济学院校,211财经院校、985中等院校,这里的211财经院校包含西南财大、中南财大等;985中等院校,如: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第四梯队,中等院校,211非财经院校,985普通院校,这里的211非财经院校华中师范大学等;985普通院校一般为工科院校,经济学专业一般,属于典型的强院校、弱专业,如: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
第五梯队,容易考的院校,主要指双非财经院校(除东财外),包含江西财大、北工商、浙江财经、浙工商等。
以上就是跨专业开始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啦,当你决定跨专业考研,其实已经足够勇敢,这次向经济学宣战,定能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