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正义!----城北区人民法院在一起刑事案件中为聋哑人聘请手语翻译(被告人庭审聋哑人手语城北)

庭审中,考虑到被告人的认知能力,法官放慢语速,控制庭审节奏,同时也方便手语老师准确完整地进行同步翻译。
手语老师耐心将公诉机关指控内容及法官的问话等“说”给被告人“听”,将被告人用手语及肢体动作所表达的内容翻译给法官。
整个庭审过程规范、有序,在无声中体现了法律的“温度”。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于2021年至2023年3月间在西宁市城北区及海东市多次通过翻窗、破坏门把手的方式进入临街商铺实施盗窃,数额高达4万余元。
被告人在整个庭审过程中自愿认罪认罚,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

本案被告人系聋哑人,虽然触犯了法律,但其合法权益应当得到法律的平等尊重和有效保护,为聋哑被告人聘请手语翻译及指定辩护人参与庭审,充分保障了聋哑被告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合法权利,让被告人在严肃的庭审中感受到了人文关怀的温暖,保证聋哑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同时,也确保了审判结果客观公正,体现了司法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承办法官表示,聋哑人虽然是弱势群体,但“聋哑”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挡箭牌”,如果触犯法律,同样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对待特殊群体涉诉案件,既要保证案件的审判质量,又要充分保障其合法权益。

弱有所扶,情法相融。
特殊群体在诉讼中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在这样的案件中我们更应当彰显司法为民的责任与担当。
在办理案件中充分保障特殊人群的诉讼权利,将公平正义体现在执法办案的每一个细节中,切实把司法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
城北区人民法院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理涉特殊群体案件时,在秉持法律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创新司法方式,时刻秉承司法为民的初心,让每一位当事人都感受到司法温度。

看得见的正义!----城北区人民法院在一起刑事案件中为聋哑人聘请手语翻译(被告人庭审聋哑人手语城北)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来源:城北法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