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昆明很多上了年记的老头,仍然会在麻将桌上、晒太阳时,聊起当年盛极一时的昆明维修服务业,尤其是同仁街的几家维修店。
记得我当时还在上初中,昆明的同仁街、南强街都有不少以维修自行车、修锁、修钢笔、修补皮鞋、修钟表的店铺和摊位。
当时的普通家庭收入都不算高,不仅锅、碗一类易损器皿坏了自己补,就连自行车轮胎漏气、换个大、小飞也都是自已想办法维修。

而维修钢笔、修钟表、配钥匙这类“精细话”则要找相关的摊位和店铺,方能修理得好。
记得当时在同仁街就有一个不大的店铺,外面悬挂着一个巨大的钥匙,居住在这附近东寺街、三市街、南通街、崇仁街等的居民都会经常来找这位配钥匙的主人帮忙修理锁和配钥匙。
由于当时的昆明交警大队就在同仁街中段,很多交通肇事的自行车,都会被暂时“收缴”进交警大队等候处理,故而在同仁街口,甚至南强街一带又多了几个维修自行车的摊点。
维修内容包括换和修补内、外胎,脚踏板甚至是三角架、链条、满链壳等都行。
不过,在同仁街上“支摊”的维修点中,生意最好的还是修钢笔、修皮鞋这类摊点。
当时在同仁街周边,共有“侨光小学”、书林一小、书林二小、建新小学、布新小学、昆明第十三中学、昆明第六中学等多个学校。一般而言,当时的每位学生用一支钢笔都要从小学用到初、高中毕业,而且每年都要换笔尖、笔内胆。
我有一位中学同学,父亲是原昆明皮鞋厂的老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为了维持家中姐姐、弟弟的最低生活,老人下班后还领了一些可以在家中完成的皮革制品活计,让他和姐姐一起帮着做。
再后来,因为毕业后一时找不到合适工作,再加上家就在同仁街、南强街旁,一家人合计后,索性就凑钱在南强街租了个小店,专门从事修鞋、定制皮鞋和箱包的服务,生意据说也很兴隆。
可惜的是,如今的同仁街也好,南强街也罢,早已经是面貌全非,昔日的维修店如今已全无踪影,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张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