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家长聊一下,时下比较热门的,也是家长考生的比较关注的一个专业群体。电气类专业。说到电气类的相关专业,家长一定不陌生,因为多多少少都适当的接触和了解过。因为这个专业可以这么讲,是绝大多数的理科生不反感的一个专业,也是绝大多数理科男生偏喜欢的专业。
那么这个专业为什么能得到大家这么广泛的关注和大家这么大的热爱呢?因为这个专业可能说占据了三大因素,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每方面都具备。都说到天时,也就是社会的大环境。对电气专业不反感,但基本上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所以说从就业发展各方面角度讲,大家觉得这个电气类的相关专业还是非常不错的。地利因素就是生活中考生能接触到的专业种类并不多。他能接触到的除了老师、医生常见这些职业,父母的工作之外,可能对电这一块多多少少考生都会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因为电是生活中离不开的一个环节,天天都要接触。而且家里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电器设备,或者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等等。所以对电这个感官认知就非常不错。
然后人和的因素就是不管是考生还是家长,可能受到社会的影响,觉得电力系统国家电网这种相关企事业单位对于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还是不错的。所以说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都具备了,很容易造成考生和家长对这个专业共同喜欢,互不反感,互相能接受。这个可能是难得的,就是考生和家长能想到一块儿的一个专业,这就是这个专业为什么这么热门的一个原因。

但是了解的电气和真正学的电气多多少少是有点差距的。所以说怎么去认知这个专业,怎么去研究这个专业,怎么去让这个专业在选择院校过程中得到一个更好的保障或者更好的选择呢?那么咱这堂课研究的就是这个内容。
首先要先强调一个问题,孩子在学物理的课程的时候,可能对电学这一块儿、电磁学这一块儿,电工电子这一块多多少少都学了一块,而且很多孩子多多少少还有点兴趣。但是这只是电气的一个小基础,并不是说这一点儿学的好与不好,就取决于将来能不能学电气类的相关专业。这个不完全以物理成绩作为标准,但是你对这块偏喜欢的话,我相信将来你会有兴趣有热忱去学这个东西。但是电气工程不是简简单单的说我学个修家电,我拉个电线,我会接个线,我就算是懂电了,不局限于此。
真正在本科段一般所说的电气类的专业,最主要的就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当然了还有这个像智能电网等等一些电气相关专业,光源与照明等等那些。因为比较小众,其实学内容跟学电气工程差不多,咱就先不介绍,先以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这个专业作为主讲。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这个专业就不像我刚才说的,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它是研究什么呢?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用来创造维持和改善限定空间环境的一门科学。说的有点理论化,这是它的定义,主要涵盖了电能的转换、利用和研究这么三大方面。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这个专业,可以这么讲,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个新兴学科,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有人说电多少年就有,为什么叫新兴学科呢?因为在此之前这个专业叫电工电子技术,后来才改成这个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因为主要加入了一些信息,自动化控制等相关的课程,所以说,变成了一个新兴的智能化的一个专业。它主要涉及到供电设计、自动控制、电子技术、运行管理,还有信息处理和计算机控制等相关的内容。这是说这个专业要学内容。
那么这个专业的特点在于什么呢?在于四个结合,一个是强电与弱电的结合,一个是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第三还有一个就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最重要的一个是元件与系统的结合。所以这个专业的复杂面比较广一些。它基本涵盖了原来的电子类的、电工类的、控制工程类的、计算机类的相关内容的一个融合。
大家会发现有一个特点,什么特点呢?就是当一个孩子,如果说他能接受电气工程这个专业,他一定会接受电子信息,一定会接受通信工程,一定会接受计算机软件,一定会接受自动化、人工智能。大家会觉得孩子对这一段专业都能接受,但是又找不出原因。
为什么这些专业他同时喜欢呢?因为这些专业它都是兄弟关系,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也就是说这些专业原来都是一个妈的,原来那个妈妈叫电子信息类。
在1998年的本科专业目录里,电子信息类包括了现在的计算机、电子、通信、电气,还包括了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等。这一串专业原来是在一个专业群体下,只是说后期在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重新改革的时候,把一部分专业给它分割了。也就是说一个专业类变成了多个专业类。原来的一类变成多类,就变成了现在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电气类、自动化类等几个大类。实际上虽然变成几个大类之后,师资分开了,学科类别分开了,但是学习内容是分不开的,血缘关系分不开的。就跟咱家孩子,跟他的堂兄弟,最起码的爷爷奶奶是一样的。四分之一的血缘关系是一致的,DNA是一致的,所以他们总是有相似之处的,所以这就是专业之间的一个逻辑性。
家长在了解专业的时候,一定不要把专业限制那么死。不要认为说这个孩子学的是这个专业,那个孩子学另一个专业,它俩之间没有关系。比方说学电气工程的和学自动化的,严格点说他俩是两个专业。但是你要真把他们大学的教材内容、老师师资配比,你去算一下,他们之间有多接近,有多少课程是重复的,有多少人研究生是跨考的这就是专业的一个逻辑观,专业之间是有逻辑性的,这个家长要注意。
电气工程这一块,正常来说通过专业学习可以了解到什么呢?可以学到什么呢?一个是可以了解国家供电部门是如何构建电力网络系统的,如何将电输送到千家万户,先输送到企业和家庭,大型施工过程中如何保障电力系统的通畅这些相关内容。然后通过课程实践,可以掌握电工理论、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等这方面的相关的专业知识,从而将来能够获得一个解决电气工程类相关问题的一个基本能力,能够进入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相关的行业去就业。
也就是说一说到就业,家长又开始有疑问了,我学这个专业就业我都能去哪儿?我能想象到的就是国家电网,我还能去干什么呢?实际上是可以去很多相关领域的,到一些现代化企业,从事自动化生产的,设备维护管理改造,都是这个专业主要做的。或者是从事电力设备或者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营管理工作。可以去相什么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电子、通信、国防机械等相关的科研单位、技术单位、设计单位,或者是相关的企业,从事研发设计、工程管理这一块,都是可以去的。
还可以去相关的各类的发电厂、电力系统的各个部门,电力勘察设计研究单位、电力管理部门等等,从事电力电器有关的系统运营啊、自动控制啊、电力电子技术啊、信息处理呀、实验分析呀、研发呀,包括经济管理、计算机等相关领域工作,都是这个专业可以干的。所以说学电气不是简简单单的我就面对一个国家电网就完事儿了。只是国家电网是这个行业里中一个比较热门的一个岗位,或者是说一个独立的系统,所以大家比较关注它,为什么不关注公牛开关每年招多少人?为什么不关注施耐德一年招多少人?为什么不关注哈电集团一年招多少人?因为这些在家长心中,他没有国家电网了解的多。因为最起码大家都要用电,都要交电费,最起码每个月都要查查家的电费余额有多少,是不是?
所以说接触不上的,不觉得好。能接触的,大家生活中见到的能形成群体的,就觉得不错。这就是在就业认知中,对一些行业产生一个误区,总觉得这个行业范围小,实际上每个行业每个专业范围都是很大的。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相关行业也是这个专业就业的主战场。比方说电气成套设备行业,各个岗位都需要具有像电气工程、电力工程这种专业的基础背景能力,或者是说拥有大型机床和大型生产线的企业,可以在这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担任电气工程师。你想象一下,一个自动化生产单位,或者是一个大型机床设备生产单位,他离得开电气工程师吗?对不对?所以说电气工程师有很大一部分从事售后啊,维护,或者是安装,调试这方面的工作。他也是学电的。
但是可能生活中认知,觉得一个机床厂,比方说其中数控也好,齐齐哈尔机床也好,包括沈阳机床,包括这些相关单位,大家总觉得这个就是机械厂,不觉得电气工程师有多牛。但你想象一下一个机械产品离开电能玩得转吗?是不是包括航空交通这种相关单位,甚至一些管理单位。比方说大家可能。生活中能见到的最多的一个场景。但是大家没有想到这跟电气有关系。比方说大家很多家长都在开车,你在开车过程中你会发现一路的监控,一路的红绿灯,一路的交通信号,这些信号归哪个专业管呢?
是归自动化还是归电气工程自动化,这就是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所以大家可以找到一下公安局,尤其是这个交警支队,相关单位有没有设备单位,有没有设备大队,是不是他们又是属于什么样的系统呢?他们又归哪个专业去管呢?这就可能大家不太关注的一个问题。
这也是电力系统电力专业就业的一个非常好的渠道。像一些交通、铁路,这里面的自动控自动信号控制这一块儿,都是电气专业的就业的方向。包括一些大厦,或者是办公场所写字楼的这些物业管理,楼宇智能化系统控制,包括这一块都需要大量的电气专业的毕业生,当然很多人觉得那不就是物业的电工,你不要这么想,物业的电工是物业电工,然后电力工程师,电力工程师这一块,它是不一样的。包括很多的机关单位,包括事业单位、学校、医疗,它都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支撑。尤其是医院,医院的电力部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想象一下,如果说某个人在正躺着做手术,突然间停电了,医院还没有一套备用的电力方案怎么办?是不是?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当然生产企业也非常重要。为什么生产企业的电力部门得24小时值班呢?因为生产过程中,如果瞬间断电,那产生的影响,可能是非常大的。所以说电气行业对社会上任何一个行业都是离不开的。所以大家不要认为说专业就业只局限一个点,是局限多个点的。
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将来会选择继续深造,一般的话深造的研究生专业基本上电气工程、计算机、农电,包括自动化、控制科学、控制工程这一块都是就业的。就是深造的主要几个方向。所以说你想象一下,学电气的考研究生不一定考电气工程,还有考控制科学的,还有考计算机的,还有考农电的,是不是?它的范围也是很广的,而且每年大概得有4到5成左右的本科生去考研究生。最起码的每年都有三成以上的本科生能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因为这是一个大专业,不是一个小专业。
绝大多数电气工程的毕业生,一般都选择在电力系统或者相关领域就业。咱可能简述一下哪些单位是主要就业方向。像电力系统的单位主要包括发电企业、供电企业、电气设备制造公司三大类。除此之外,还有像电力研究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电力科研等单位。中国的各种各样的电力研究院、水利研究院、电力规划院,可以说在全国各地遍地已经都是,也是就业的方向。包括电建集团、电力科研单位都是。
像国家大型的发电集团,像常见的中国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中国电投,对吧?都是从事发电单位的,不管是火电还是水电,都是以发电为主。有的可能身边能见到电厂,基本上都隶属于这几个相关的集团。像电网公司,中国的国家,中国的电网实际上就是分成三大块,比较大的是国家电网,其次是南方电网。有人说我就知道国电南电,在内蒙古地区有个蒙西电网,因为蒙西电网是单独的,既不属于国网,也不属于南网,这个是要知道的。当然了,蒙西咱可以忽略不计。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基本上是毕业生每年争相考的热门岗位,他都是公开招聘的,当然也面向所有的学校的电气类专业。当然有人说了,是不是国家电网有专门电力学校校招呢?这个我以后再给你讲,是有的,但不代表它只面向电力高校。还可以去电气设备制造企业,比方著名的像上海电气集团、哈尔滨电气集团,还有包括新疆特变电工,这种相关单位都是就业的主打单位。当然也可以选择去跨国公司或者是外资企业去就业。
比较典型的像著名的西门子、三菱、施耐德,还有像维斯塔斯、法拉克、凯恩蒂、大森等等这种相关企业都是就业的好方向,这是说的各种各样企业,包括家用电器企业,通信设备企业。你比方说格力每年要招多少学电气的,像现在比较流行的,像什么老板,还有像什么美的,都是就业的一个非常好方向。当然也有家长说我愿意学计算机,愿意学电子,这样可以进华为。我说华为也招学电气的。有家长跟我说,华为它是搞电子的,为什么搞需要学电气的?我说首先电子和电气它有亲缘关系,没有多大区别,而且一个电子产品是离不开电气的。
不信家长你听我说,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原来在用非智能机时代的情况下,是不是手机要拿电池的?是不是充个手机电池你给它充满了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一宿。但是现在新时代的手机,智能机的时代,是不充满也就一两个小时,两三个小时的事儿。拿出原来的充电器,你再插到现在手机上,是不是充一宿它也充不满呢?那是什么原因呢?大家看没看过现在的这个手机充电器的电压电流,现在基本上都是9伏3A,5伏2A以上的这种快充了,对吧?
原来用的啥0.2A、0.3A、0.5A,都是小电流的充电器。所以就是说手机充电器的电流增加,实际上是哪个专业造成的呢?是电气工程而不是电子类的专业开发的,这是电气的事儿,它的作用跟高压电是一回事儿。所以说你别看手机充电这么简单的简简单单一件小事儿,在电力行业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大的非常重要的事儿。它的复杂程度复杂原理不低于说建一个电厂。所以说有这些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给毕业生提供大量的毕业与就业机会。所以这几年电气专业毕业生的供需比在1比12以上,也就是毕业总就业率能达到几乎接近百分之百。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也要注意到一个问题,就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叫趋于成熟。全国电力的供需总体形势是比较持平的,甚至有些行业微微趋于饱和。所以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大,而不单纯的只局限于说你学电气我就要你了。对人才的需求也从复合型、专业型一直到高学历型人才的一个转变。
所以说从2019年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校园招聘已经改成什么呢?原来是只要电力系统的和部分好学校的毕业生,而现在要求的是国家重点大学的电气专业毕业生。换句话说,也就是说原电力系统高校优势没有那么明显了。而这些重点高校,985高校、双一流高校越来越明显,这就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但有人说了,我你这么说我知道,但是我就是电力系统的,系统依然认电力高校,我说没毛病,任何行业都是有高有低的,家长一定要注意。不是你跟另一个人在一个单位,他就是一回事儿,对不对?我在比方说我在哈尔滨下边某一个机务段,我开火车,我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路集团,我跟国铁集团副董事长什么关系?是同事关系,但不代表你们是一个级别的一个道理。电力系统的高校依然是对电力就业非常有优势的一个院校群体。我不反对。
但是会发现给定的岗位,是不是学历层次越高,院校越好,给的岗位也会越好啊,发展空间是不是巨大的?你的院校虽然是电力系统的,但你层次不够高,是不是你未来发展也受到局限性,是不是给你的岗位也层次偏低?这个家长你要注意,不是说每个人进入这个企业之后都能是顶尖的岗位。可能岗位有高有低,但绝对不会说一碗水端平的,也绝对不会说就那么容易的。如果说都那么容易的话,那么大家就没有必要好好学习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当然咱不排除说你身边会有学校没那么好,混的非常好的,你这个时候不要认为是那个学校的功劳,你要想象一下是不是这个孩子特别优秀,孩子特别有能力。所以说身边也有家长经常跟我说,我看到某个好大学的毕业生,他混的也一般。那你先看看这个孩子能力,是不是能力不足,而不是中国教育出现了问题,是不是跟他能力相关呢?